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美国还是“一超”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01:53 东方早报

  文 袁鹏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这个问题问得很幼稚。美国是“一超”的说法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很少反问一声:为什么说美国是“一超”?当2005年那场飓风将“另一个美国”无情地展示出来,人们才蓦然发现,“一超”也有不少我们经常遭遇的问题,美国也有“三个世界”。

  人们已经习惯用“一超多强”来界说这个世界。应该说,冷战结束至今,“一超多强”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但内涵却有重大变化。比如,一度被人忽略的印度异军突起,理所当然地跻身“多强”之列。

  没有人怀疑美国仍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国内外各种综合国力的评估报告,一向只将重点放在第二至第六的座次排序上。这一点几乎成了常识,不用花太多的笔墨解释,只需列出从GDP到RD到军费开支等几项实打实的数据就足矣。

  但美国“一超”地位究竟是在继续稳固还是在走向衰落,这样的讨论甚至辩论在美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们还记得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所说的“历史周期率”,他早就断言美国将很快走向衰落。但20年过去了,美国还是美国,“一超”还是“一超”。

  “9·11”发生后,以“新保派”为首的乐观派认为,美国所呈现出的极快的危机反应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和修复能力,展示出“一超”强大的国内社会、政治基础,而阿富汗、

伊拉克两场战争接连迅速拿下,更表明美国的“硬实力”令人咋舌。“如果说这样的国家还不能称之为‘帝国’的话,那今后恐怕再也不会有什么‘帝国’了!”

  而在沃勒斯坦这样的“世界体系论”者看来,美国这一系列表现的背后呈现的恰恰是美帝国走向衰败的前兆。相较而言,约瑟夫·奈等战略家们的观察更为理性,他的结论是美国的硬实力还在张扬,但软实力大幅下滑。

  2005年美国所发生的一切,从天灾(卡特里娜飓风)到人祸(政治丑闻不断),从内忧(反战运动、社会两极分化)到外患(伊拉克僵局和恐怖阴影),激发了国人对美国实力地位的讨论。一些民众不乏在美洲又发现了“新大陆”的兴奋,认为“美国原来也不过如此”;严肃的学者则从不同角度释疑解惑,意图说明看美国决不能“以偏概全”,而要看其强大的综合国力。

  一句话,对美国的“一超”地位,人们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既不轻言衰落,也不盲目迷信。体现在对美政策层面,则是既要看到美国“一超”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难撼动,因而必须适应在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谋求发展,搞好同美国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又要看到“一超”也面临内外掣肘,所谓“大有大的难处”,因而发展对美关系应充满战略自信,善于和敢于坚持原则、坚守底线。

  美国的“一超”地位的奠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国际背景,是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因素共同造就的。撇开相对成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因素不谈,观察美国“一超”地位的未来走向,以下四个指标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美国的移民政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发展有赖于无数优秀的海外移民。美国的移民政策是与时俱进还是走向保守?美国的移民(人口)构成是继续适应WASP(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主导下的“一体多元”的民族格局还是有可能打破这一格局?有待观察。

  二是持续不断的改革。美国是个改革国家。建国时期两条道路之争所引发的改革、崛起时期的“进步运动改革”、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等,都在关键时期推动了美国特色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今天,布什的内政改革、外交改革、军事改革能否在美国发展的又一历史关头发挥独特作用?有待观察。

  三是周期性的对外战争。美国是个战争国家。从独立战争至今,美国主动和被动卷入的战争多达200余场。较少地受到战争的伤害与较多地得到战争的收益,成为美国敢于也愿意言战并开战的重要诱因。时下伊拉克战争的残局如何收场?是否继续使用上述“美国与战争”的基本规律?有待观察。

  四是呈网络状的同盟关系。美国成为“一超”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它在全球有一系列同盟体系作支撑。今天,美国与亚洲五大盟国、与欧盟和北约的关系都在经历历史性变动,这些关系是渐行渐远还是不断修复并得到加强?有待观察。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