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改革攻坚为什么越来越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1:54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童大焕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体制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总体上判断,中国体制改革的历史重任还远未完成。许多旧体制被冲垮,但根深蒂固的东西仍然存在;许多新体制已建立,但实质性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尤其是改革在一些根本性、关键性的部位停滞不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以及诸多的争议,
从改革的战略高度进行思考,我们应当力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力排否定改革的“左倾化”和败坏改革的“伪市场化”两种干扰;力求重大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其重要的历史起点,首先就是要大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医疗、税收、土地、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作出重大的安排。

  可以说,改革已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看最后一步能不能顺利迈过去的攻坚阶段。我认为,当前改革需要特别注意防止一个倾向,就是借否定“伪市场化”之名行“左倾化”之实,从而彻底堵死相关领域的市场化之路。比如过去医疗、教育领域的伪市场化风潮,随着社会的广泛质疑,这些领域又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否定市场化的风潮,而把大量的资源和精力用在价格管制上。如日前

卫生部要求各地建立平价
医院
或平价病房,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

  为什么改革进入了攻坚战会越改越难?为什么改革会一直在价格等计划管制问题上止步不前兜圈子?根本原因在于,改革改到了政府部门自己的头上,再沿用以往的政府主导改革的思路已经行不通。它应该切实地转到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向上来,通过法律来确定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根本方向,政府不再成为改革决策的主体,不再是改革方案的召集人和主导者,而应该是法律和改革方案的执行人。

  攻坚阶段的改革也可以说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一直在深水区停滞不前,我们就要担心改革的“沉没成本”。还以医改为例,其沉没成本就是患者和整体的医疗事业两败俱伤:一方面是近一半的患者不敢或没有能力去医疗机构就诊;另一方面是大量医生“无事可干”。现有体制,得利的只是极少数医疗机构和个人。教育领域也有类似情形。

  如果仍然坚持以计划控制为主的改革,改革会越改越乱越改越难。要改变这种乱象,当务之急是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从“管办合一”的体制泥淖中“解救”出来,比如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主张使公立医院回归非营利性,但由于他们也是全国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和公立学校的“娘家”,本身就处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中难以自拔,因此,尽管其打破垄断的声音喊得震耳欲聋,但为了保持自己所属公立医院和学校的垄断地位,在打破垄断问题上都是只打雷不下雨,甚至借反“伪市场化”之名反对真正的市场化。

  改革已到了必须“直奔主题”的攻坚阶段,容不得我们继续在类似于价格管制的伪问题上兜圈子。没有真正的市场化,不知价格和成本为何物。而政府在相关领域的公益性,则不应该始终以主办公益机构的形式来进行,而应该改弦更张,以落实到个人的全民医疗、教育保障的形式来完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