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没有质疑之声就是宽松环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0:00 红网 | |||||||||
2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卫生部提出建立平价医院,并非是把它当做解决当前诸多问题的“救命稻草”,而是探索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为下一步改革让公立医院“归位”和政府的财政投入提供依据。他希望媒体能够为此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见2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积极响应毛群安先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的号召,这篇文章咱们不讨论平价医
“希望媒体能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对这样的话语我们并不陌生。当春节晚会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时,有人就说应该给春节联欢晚会一个宽松的环境;当2005年11月股权分置改革进行时,有人在《财经》发表文章称“为股改创造宽松环境”;当媒体对中国足球颇有怨言时,中国足协去年也曾希望媒体能够帮助足球界创造宽松的环境;……见多了类似的事情,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每当一件事情引起媒体关注并众人议论时,当事方一般都会站出来希望媒体能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自然,此次卫生部也没能免俗。在上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毛群安称平价医院有利于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会后,诸多媒体不乏质疑之声。有关专家也认为,平价医院作用有限。还有人担心,各地可能会借此出现新一轮“形象工程”的比拼(据2月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如今,既然毛群安先生发出“希望媒体能够为此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的呼吁,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毛先生的眼中,此前媒体发出的质疑之声并非他理想中的“宽松的环境”呢?因为以笔者愚见,如果这些质疑之声仍然没有超出“宽松环境”的范畴,那么他就没有发出这一呼吁的必要了。 笔者的疑问由此产生:媒体发出对平价医院的质疑之声,是不是就意味着媒体没有为此创造宽松的环境呢?是不是只要媒体和公众都表示赞成或保持沉默,才是他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宽松的环境”呢?——但愿这只是笔者的“最恶意的揣测”而已! 一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政策,引起公众的关注是必然的!而关注公众所关注的内容,又是媒体理所当然的责任。纵览媒体对平价医院所发出的质疑之声,他们刊载的要么是专家之言,要么是百姓之声,都是发自公众肺腑的言之有理的真实感言。这种“讲真话”的环境,难道不正是媒体所创造的“宽松环境”吗?如果媒体没有这种“讲真话”的宽松环境,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希望媒体能够为此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的真实感言又怎么会刊登在媒体上呢?——毕竟,这一呼吁如果反过来理解,正是对媒体此前所发出的质疑之声的潜意识批评。刊登对自身的批评,媒体需要“讲真话”的勇气! 不难看出,媒体能够创造的宽松环境,其实就是一种“讲真话”的环境。不论你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只要你讲的是真话,只要你言之有理,都可以在称之为“人民的喉舌”的媒体发表自己的声音:或赞成,或批评,或建议。创造这样的宽松环境,是媒体理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当然,它要求媒体一定要洁身自好,与“假新闻”、“恶意炒作”等不良风气绝缘。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当事方希望媒体创造的“宽松环境”却与此大相庭径。对他们所言,媒体创造没有质疑和批评声的环境才是宽松的环境;媒体保持沉默或只有附和声的环境才是理想的环境。然而,这样的环境看似宽松,却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宏伟目标背道而弛。因为此时的“宽松环境”所倡导的内容只有一个:不讲真话,而正如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2004年12月5日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所说,“干部的腐败和不讲真话是现在对党和国家造成威胁的两个大问题。” 行文至此,笔者越俎代庖地替“媒体”求教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先生:您所希望媒体能够为此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到底是何种环境?如果您希望媒体创造的是一个“讲真话”的宽松环境,那一切“OK”,我们媒体会力争远离“假新闻”、“恶意炒作”等不良风气,发动公众一起来为医改而献计献策;如果您希望媒体能够创造的仅仅是一个对医改没有质疑之声的宽松环境,那我们媒体只能说“SORRY”! (作者:毛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