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五角大楼有个“黑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8:27 环球时报

  

五角大楼有个“黑计划”
U-2高空侦察机就是美军“黑计划”的杰作。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大国的美国从来都是世界尖端武器的领跑者,为保持住这个优势,美国可谓不惜代价。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日前披露,通过对美国防部提交的2007财年国防预算的分析发现,其中有一部分预算专门用于一个不为人知的“黑计划”,即高度机密的武器研发计划。而且,最近几年“黑计划”的预算还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五角大楼秘密项目预算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简氏防务周刊》披露,这类预算从不对外公布,只有少数的美国会议员有权对预算内容进行审查。而且,为配合“黑计划”的实施,美各军种和军工厂商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和单位。像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的高技术研发部门———“臭鼬工厂”(SkunkWorks),就是一个著名的专门研发秘密装备的机构,其秘密研发的U-2和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在冷战时期就已“名扬海外”。美空军位于内华达州的代号为51区的飞行试验基地,从1955年开始,就是空军秘密研发新型战机项目的重点试验基地。《华盛顿邮报》曾报道称,每天早晨都会有大约700到1000人从拉斯维加斯乘坐波音737飞机进入51区基地进行秘密研发工作。

  从“9·11”事件后,美国防部的“黑计划”预算呈逐年上升的势头。美政府智库———华盛顿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去年专门出台有关“黑计划”预算的报告指出,在2005财年国防预算用于采购和研发的部分中,“黑计划”预算的比例达到18%,约为260亿美元,其中采购预算约为129亿美元,研发预算约为131亿美元。与1995财年冷战后最低点时相比,这一系列数字增长了60%;如果以“9·11”事件发生的2001财年为起算点,2005财年增加了48%。

  而《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防部2007财年预算继续增加对“黑计划”的投入,有些项目平稳增加,有些则增幅很大。例如海军预算中编列的“预研部件发展和原型”目录下的“白垩鹰”项目,从2005财年的4600万美元增长到1.39亿美元。“收缩槭树”项目一年就增加了4100万美元,现在达到了3.44亿美元,超过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或作战无人机项目。而在美空军的“预研部件发展和原型”目录下,“特种项目”增加了4000万美元,升至3.16亿美元。“作战系统发展”目录下的3个项目共有12.8亿美元。而“特殊评估项目”目录下的诸项目经费几乎是前一财年的2倍,达到了5.3亿美元。

  为美军研发很多先进武器

  从美国防预算的编制情况来看,那些有着古怪的名字的预算项目通常就属于“黑计划”的内容,像“绿色森林”、“高贵夫人”等。透过这些不知所云的名字,外界很难了解项目的真正内容和意图。实际上,更多的秘密预算是隐藏在国防部公布的非秘密预算项目之内的。这些预算具有的欺骗性更大,更让人难以发现。像2006财年中设立的“B-2轰炸机研发”项目预算为2.94亿美元,2007财年为2.24亿美元,但最近波音公司的简报由于不慎,披露出所谓的“B-2轰炸机研发”项目其实是在对其进行秘密升级,准备打造“幽灵II”。

  由于“黑计划”的存在,美国防部可以使用大量不受监管的资金用于武器项目的研发。从美军当前装备的高技术武器来看,许多著名的武器系统均是得益于这部分预算的资助。像B-2“幽灵”远程战略轰炸机、F-117隐形战斗机等最初都是以“黑计划”的名义立项,其研发过程不仅不为人所知,而且受到的干扰较小,在进入现役并“亮相”后,立即在世界引起轰动。

  此外,美军情报部门控制的所有间谍卫星和间谍飞机也都是“黑计划”的杰作。近期,美国防信息中心副总裁特雷莎·希钦斯通过研究发现,在2006财年中,用于太空武器研制的经费大量分散地隐藏在各种公开预算中。

  满足“先发制人”战略的需要

  由于“黑计划”预算的密级很高,在国会对预算进行审议时,只有拨款委员会和情报委员会的少数议员知晓这部分预算的内容,而且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审计部门也无权干涉,因此造成了滥用预算、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像美国侦察办公室在2002年将所得的秘密预算,并没有全部用于研发侦察设备,而是将其中的部分用于建造办公室。消息披露后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黑计划”有很多难以解决的弊病,但它在客观上的确大幅提升了美国的军事实力。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冷战时期,美国设立“黑计划”的目的是保持对苏联的军备技术优势,在现阶段,美国防部持续增长“黑计划”预算份额,与目前美军的战略判断有关。美国认为,为应对美国面临的破坏性威胁,美国需要加大对先进武器系统研发和采购上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快武器升级换代的速度,以保持美军的绝对优势,满足“先发制人”战略的需要。▲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07日第八版)


本报特约记者 左渐晓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