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赴唐山医疗队队员向记者讲述30年前刻骨铭心的细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25 上海青年报 | |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杨涵铭教授是第一批赶赴唐山的上海医疗队队员之一。1976年7月28日晚上,他和他的同事们接到紧急救援通知,立即整装出发,被派往受灾严重的唐山丰南。 当年唐山救援的点点滴滴,杨涵铭记忆犹新。他拿出保存完好的“人定胜天——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的红色徽章,向记者讲述起30年前的那场毁灭性的浩劫和全国人民守望相助的热忱。 本报首席记者 顾盈华 最难忘满城凄厉的哭声 1976年8月初的一天晚上,杨涵铭和其他三名医生护送10个病人上火车,离开唐山。没想到,到了火车站,才听说火车站的房子要倒了,所有的火车都暂停进站。杨涵铭等一行只得在火车站等待。 下雨了。越下越大。放眼望去,全看不到尽头的瓦砾堆,“唐山站”三个大字倒在地上,残缺地插在废墟里。 10分钟后,所有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周围是泥、是土、是砖,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躲雨。大家就这么站着,淋着,等着未知的下一班火车,把伤员接走。 杨涵铭说,这时候,焦躁的心情渐渐安静下来,凄厉的哭声在耳边越来越响。孩子的哭声从远方传来,想必他们也是一样,孤苦无依地淋在雨里。 “从来没有听过那么悲惨的哭声。那哭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似乎整个唐山都在哭泣,痛楚绝望的哭泣穿透瓢泼雨声,一次一次滑过唐山的天空。”杨涵铭说,整整30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唐山,这幅画面,恍如昨日。 最紧张塑料电线用作导尿管 初到唐山丰南的时候,都是一些需要急救的重病人,由于医疗设备、器械的落后,很多病人让医生措手不及。 让杨涵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便排不出来的病人。“当时,他的膀胱胀得鼓鼓的,必须立即用导尿管急救,可当时竟然没有导尿管。” 杨涵铭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周围尽是断壁残垣,当然也有很多暴露在外的电线。扯下一截电线,抽调中间的金属丝,消消毒,一段塑料导管就成了当时急救病人的“导尿管”。 破伤风,是外伤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感染。当时,杨涵铭从医学院毕业,在华山医院工作10多年,还没见过一例重症破伤风病人;可唐山地震后,因木刺、钉刺、开放性骨折等原因导致的破伤风病人,挤满了整个大礼堂,这是所有医生都没有见过的场面。 “破伤风病人一见光就会抽筋。”杨涵铭说,为了保护病人,医务人员把可以找到的衣服、床单、破布,把礼堂的门窗都遮起来,然后挨个给病人打破伤风针。单单集中为病人打破伤风针,就用了三四天时间。 最惊险危楼里抢救针筒 大灾过后,很可能爆发霍乱、痢疾等传染病,传染病的防治,成为医疗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可是医疗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针筒不够用! 据当地人介绍,丰南县医院就在附近,可地震过后,这医院已经变成一栋残缺不全的危楼,随时可能倒塌。 为了在危楼里抢救出干净的针筒,医疗队成了敢死队!队员们两个一组,冒着生命危险冲进行将倒塌的医院,拿上一捆针筒针头就往外跑。到了外面,数一数,不够!再来一次!就这样往返三四次以后,才把打预防针的针筒、针头准备齐全。 “打预防针了!”第二天,队长才一吆喝,四散在周围的唐山人一下子聚拢来,有秩序地排着队,预防接种。 最艰苦化肥袋当手术衣 杨涵铭回忆说,初到唐山几天里,大多数是骨折、截瘫或者外伤的病人。如遇手术,一块门板、两个凳子,就凑成一张手术台。 8月的唐山,天气炎热,一件衣服,不久就汗湿了,到哪里去找这么多手术衣?杨涵铭说,一位医生根据当地情况,找来了一打塑料的化肥口袋,在口袋底部和两侧各剪一个洞,在消毒液里浸泡后,就成为一件简易手术服。当时,医疗队员打着赤膊,套上化肥袋,完成了骨科、脑瘤等一系列手术。 “不过,生活和医用物资,还是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杨涵铭说,医疗队在唐山丰南郊外搭起帐篷,在帐篷前竖起一面红十字旗帜。每当有运送食物的飞机经过,看到红十字,就知道下面有医疗队和伤员,大捆大捆的饼干、大饼就这样“从天而降”。 杨涵铭说,医疗队在救护过程中,仍然余震不断。 一天傍晚,杨涵铭正坐在一块石头上,隆隆隆隆的沉闷声响从远处紧逼过来。“那声音很低沉,也很摄人心魄,好像几架飞机同时从屋外擦过。”杨涵铭说,还不及细想,整个人就和身下的那块石头一起,腾空而起,足有半米高;落下,又被弹起;落下,左右猛烈摇晃了三四下。 杨涵铭说,那以后,也常常会有小的余震,大家头脑里的那根地震弦也一直紧绷着。医疗队员把马铁蹄吊在屋里,当作地震警报器,如果铁蹄晃得厉害,大家赶紧往外跑。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