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纪念唐山地震30年:树立危机意识让悲剧不再重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9:14 南方日报

  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反思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这个有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遭受灭顶之灾,瞬间夷为平地,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之中。

  古今中外,每一次巨大的自然灾难都是以更大的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唐山大地震
使唐山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给全人类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

  沉重的灾难宝贵的财富

  抗震精神:属于中国属于全人类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

  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唐山地震3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康继祥说:“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但抗震精神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这种精神综合体现了唐山人的气概、气势、胆略、魄力和道德风貌。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和鼓励下,唐山人医治了地震造成的创伤,重新建造了新唐山,唐山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唐山地震:让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地球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地,而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因而人类在征服地震灾害的征程上不断地探索着。

  唐山大地震给全世界的地震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痛苦但又极具价值的天然“实验场”。

  30年来,世界各国的地震工作者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研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从而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和指导。

  1975年我国曾成功预报、预防了海城7级以上地震,这令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们倍感欣喜,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再次领教了地震这个“恶魔”的神秘莫测。

  在唐山大地震面前,科学家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地震的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数十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许绍燮指出,在探索地震和地震预报征途上,将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现象,而每领悟和破译一个“想不到”现象,就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的征途上前进了一步。

  地震工作者们把诸如唐山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作为实例,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对象,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并依靠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力图从中找出制服地震“恶魔”的武器。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位地震专家分析了目前世界上对地震研究的进展后说,在高新技术介入下,不仅在解决“上天易,入地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也使人类有可能像观测气象卫星云图一样,研究地壳的运动变形。

  地震防御:让人类更理性地应对灾害

  地震灾难在现有的人类文明中尚不可完全避免发生,那么人类是不是在地震灾害面前就只能被动承受?唐山成功的抗震实践告诉世人,科学的地震观和预防行为,能够大大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研究表明,在经历了造成巨大灾难的地震后,唐山人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地震灾害观,那就是“地震是可怕的灾害”,“地震发生时人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减轻地震时人员伤亡的关键是用科学知识武装人们”。

  以往人们认为,在地震面前人是完全被动的、只能消极承受,几乎失去了任何保护自己的可能和机会。但王子平经过对大量的地震幸存者调查研究发现:即使在地震发生、房倒屋塌的情况下,人依然有着生存空间,有着防卫和保护自己的可能。尽管这“空间”极小,“可能”极少,但的确存在着。这里的关键在于人们拥有一定的地震科学知识,并在地震前、地震发生时、地震发生后能否采取及时、适当、合理的避险与自救行为。这是在牺牲了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之后得出的珍贵历史经验,这是地震灾害观的一大飞跃。

  循着这一研究思路,王子平与另几位地震等方面的专家在研究唐山地震这个震例时,把触角伸向了地震社会学。无数实例证明,地震一旦发生,必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因此,他们把灾害、灾害后果及灾害的预防与救治等纳入研究对象,提出了“大防御战略”,并在总结历次抗震救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把经验性认识推向理性化,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与地震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出版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地震社会学初探》及大量有关专著,不仅奠定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基础,确立了地震社会学的结构框架,而且具有直接的实用性。

  王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从灾难中一定会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一定会懂得比平时多得多的道理,一定会掌握比平时多得多的科学。”

  据新华社

  今日唐山

  城市生命线工程8度设防

  30年的探索、30年的完善,目前唐山市区各种城市生命线工程均具备8度设防功能,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也都具备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能够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城市生命线工程成了城市发展的“安全阀”,成为城市居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线”。

  据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芮国禄介绍,唐山地震发生后,交通通讯陷入瘫痪境地,与外界联络全面阻断。医院、供水、供电、通讯、消防、公交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没有在抗震设防方面采取措施,地震中丧失功能。这些生命线工程不仅受灾严重,也成了抗震救灾的制约因素,群众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痛定思痛,唐山决定要打造具有抗震功能的城市生命线工程。

  芮国禄说,唐山在建设抗震性城市过程中,对于城市生命线工程,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城市交通,采用多出口,便疏散;城市供电,多电源环行供电;城市通讯,有线无线结合,机房分开建设;城市供水,多水源环行供水。各个部门都安装现代化的设备运行、管网运行监控系统,一旦有了紧急情况,就会及时拉响警报,启动应急预案,处理险情,保障正常运行。

  唐山市燃气公司副总经理韩志刚介绍说,唐山燃气管道用的都是高强度钢管,是燃气管道建设中最好的材料,具有一般水泥管道不具备的耐拉耐压性能,包括燃气储备罐建设也都采用高强度钢板,主要是考虑抗震的需要。

  据新华社

  回顾

  唐山30年大事记

  1978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百万人口的冀东重镇唐山遭到7.8级强烈地震,一夜之间变成废墟,242419人遇难,164851人重伤,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4204名儿童失去父母双亲,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1985年,唐山地震后第一座17层高楼,唐山饭店投入使用,之前城市建筑均为6层以下。

  1986年,唐山原河北冶金学院图书馆地震遗址重新加固,以旅游景点形式对外开放。同年,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唐山市人民政府在位于市中心的位置建立起了唐山抗震纪念碑,以此纪念在大地震中的遇难者。

  2002年,唐山曹妃甸(渤海湾港口)开发区正式投入建设,它将成为唐山今后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揭秘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是如何披露的?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但这一数字的“解密”却在三年之后。作为这篇“迟到新闻”的记者,原新华社副总编辑徐学江近日披露了当初发出这条消息的来龙去脉。

  1979年11月,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徐学江应邀参加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地震会商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向与会的地震专家们通报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其中包括死亡人数。“我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报道出去。”

  他抓紧时间写好消息后,送给大会秘书长(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处长)审核。为了说服他同意发稿,徐学江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当时,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多,由于一直没有公布官方的伤亡人数,国内外有很多猜测和谣言,如香港报纸就曾报过唐山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0万等,与其让猜测和谣言满天飞,不如正式公布真实情况。”徐学江说。

  为了说服秘书长,徐学江还说,这次会议是个好机会,新闻是从地震会议上获悉的,报道出去比较自然,不需要解释官方为何在事隔几年后向外界特别宣布。

  虽然消息已经晚发了3年,徐学江为了说服秘书长在稿件上签字,一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稿件一定要今天发。这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这位官员最终没有向上级请示,签字表示同意由新华社发布。

  徐学江说,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回顾这次报道仍有现实意义。“我希望政府部门和新闻从业的后来者们通过这个典型实例认真总结教训,进一步改进重大自然灾害类事件的新闻发布。”

  去年9月,国家保密局和民政部联合宣布,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将不再作为国家保密事项。同时,政府部门和新闻机构都规范了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时代总在进步。”徐学江说。“执政为民”、“公开”、“透明”、“人民享有知情权”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共同理念。

  据新华社

  抗震道路

  我国40年防震减灾艰难曲折

  地震的危害之大、摧毁能力之强,给人类留下了惨痛回忆;但在地震面前,人类并非无所作为。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40年来的发展道路可谓是艰难曲折,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令人瞩目:建成了覆盖全国、现代化的地震观测网络;实现了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跻身世界地震预报科学领域的前沿;为城乡发展和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震安全基础服务,为长江三峡、

青藏铁路、2008年奥运会场馆等近千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颁布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抗震设防依据;从中央到地方的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初步形成,2001年国家组建了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填补了我国没有专业地震救援力量的空白,发布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目前各省区市也基本出台了地震应急预案……

  “然而,地震预报是观测地下,目前深部观测技术发展非常慢,现在人类打得最深的井是12公里,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现在连壳都没有钻透。”陈建民形象地解释说。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陈建民说:“地震可以预报,但只有少量成功先例。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已居世界先进行列,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预报仍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对于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来说,人类还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准确预报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国较大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不到10%。

  地震预报上的局限性,使地震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据新华社

  特刊策划:钟荣健

  特刊图文:严亮(除署名外)

  特刊设计\制图:谭唯

  图:

  上图:强烈地震后满目疮痍的唐山。新华社发

  右图:大地震30年后的新唐山。新华社发

  下图:唐山大地震时抢救伤员。本报记者陈健聪摄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