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忠:读经何必戴纱帽,国学何须着古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0:04 红网 | |||||||||
8月1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着汉服,拜孔子,诵国韵,练“五禽戏”……13日,武汉首家童学馆开课。在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六楼,45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头戴冠帽、身穿汉服,让人们见识了“现代私塾”的模样,也引发家长热议:这种私塾式培训是进步还是复古? 先看这“现代私塾”的形式,对襟束带长袍,这对于一个古代的孩子来说,未必就是私塾上学时的常服,往往只是并不太庄重的便服,这样的服装,恐怕只适应于大人,而统
再看那大号的不成比例的冠,常识告诉人们,只有成人礼之后,书生们才加冠博带,而让一群小孩子也穿上成年男子的衣服,这与古代的私塾情景岂不又相去了十万八千里? 所谓的“吐纳术”、“五禽戏”,从古到今往往只是成年人才开始练习,不知道古代啥时候私塾开设了“吐纳术”、“五禽戏”的体育课? 再说跪礼,自辛亥革命之后中华大地讲人权,废封建不平等之礼仪,跪礼做为封建等级制度的垃圾早已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咋还会出现在现代的私塾学堂里呢?这不是在开辛亥革命以及新社会的玩笑吗? 过去的私塾老师们没有女性,而今的女私塾老师甚至穿起了男子的服装与乌纱帽当起了私塾老师,那模样是不是更觉滑稽?这是不是在开古人的玩笑? 从种种迹象表明,这根本不叫复兴国学,而是在唱一出不知所云的滑稽戏,来自街道口幼儿园的亮亮说,感觉像演电视,很好玩,这也就一语道破了现代私塾的全部隐私,那不过是演了一场古装戏而已,除了摆上几张蒲团式样的绣花垫子,甚至面前连案几也没有,更甭提什么纸砚笔墨了,这出戏,演得也实在叫拙劣,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复兴国学也好,倡导传统道德也罢,我想都不必采用古代的形式,国学中的经典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道德,留传至今的文库就可以包容全部的内涵,再过几千年,恐怕也还可以滋养中华民族的后来者,并不在于穿什么衣服读才可以找到感觉,也并不在于采用什么外在的形式就可以吸收。鲁迅是穿着小小长衫扎着小辫子在三味书屋读经的,无冠也无汉服,却依然是掌握传统国学丰厚的大师,如今的国学专家们,恐怕也没有人人一身汉服,也极少有人是从私塾里读到的国学,这不就充分说明,找一身宽袍大袖穿上,并不等于你理解了传统文化,跪磕了两个响头,未必就明白了传统的礼仪。我想,研究甲骨文的考古学家,是不需要穿上兽皮才可以开始工作的。 着现代衣,读古人书,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化,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即便是古人,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华夏子孙,在古老的香火中重复翻版烟熏火燎的过去。 作者:李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