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平原:汉语热并不等于中国文化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08:33  新京报

  大量域外著作的译介与出版,构成30年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新京报: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先谈“开放”,中国这三十年中是怎样逐步融入世界文化体系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平原: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热情拥抱整个人类的科技创新与文化成果,或者说直面整个西方世界。谈三十年的文化变迁,“读书”绝对是个重要的表征。读什么书、怎么读,这都直接影响着这三十年的文化发展。我曾经撰文指出,对西方思想及文学艺术的积极译介,成了今天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现实。三十年的文化变迁,最值得夸耀的地方,是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跟世界上的主要思潮同步,不再有“时间差”。这是个最大的变化。

  新京报:可是我们看到,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

  陈平原:所谓“跟世界思潮同步”,新闻方面容易做到,大众文化也比较好办,但真正深刻的、带有历史性与民族性的那种思考与反省,则还没有很好完成。但总的来说,我们必须理解,大量域外思想、文化、学术著作的译介与出版,构成了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记得两年前你们报纸的书评周刊,曾做了一期特刊,邀请若干学者介绍自己当年读的十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80%读外国人的书,20%读中国古人的书,基本上不读当代中国学者自己的著作。我猜测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当代中国学者缺乏创造力,没有特别原创性的思想成果。二是即便有了原创性的成果,我们也不承认,更愿意相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一方面,我们已经能够与西方学者同步阅读、思考;但另一方面,也许正因为这样,出现了另一种偏差,中国当代学者的思考与创造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是没有好成果呢,还是说有了,但离得太近,我们自己看不清?

  “汉语热”并不等于“中国文化热”

  新京报: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进程,有没有一个基本的评价?

  陈平原:这三十年,我们在贸易上是大量的顺差,而在文化上则是大量的逆差。我们也有好些走出去的,可你仔细看,走出去的是什么样的书。有一些文学作品,但更多的是普及性读物。我只能说,现在欧美学者研究中国问题,必须参考中国人的著作;但我不敢说,做拉丁美洲研究的,也得参考我们的研究成果。换句话说,我们的研究成果,还缺乏普遍意义,更多的是区域研究;即便做得很好,人家也翻译过去了,但也只是作为“中国学”的参考资料。若能进一步,这“论述”不仅对中国问题有贡献,而且研究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学者也非读不可,那就更值得庆幸了。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新京报:不过,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的海外留学生涌入中国,而且海外也出现了汉语热现象,比如近年来在海外建立了不少的孔子学院。

  陈平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汉语热”并不等于“中国文化热”;“汉语热”更不等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思想的主流。很多外国人之所以学汉语,是因为我们的市场。他们知道,掌握了汉语,将来找工作更容易。确实,我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但那是基础性的语言教学,过度渲染其文化传播意义,或所谓的“软实力”,我以为是不明智的。

  更需要追问的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是否真的呈现出来了?比如说,国外的年轻人,假如不是出于谋生的需要,他们是否也热衷于学习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这些“东方文化”对他们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当然,一开始出于谋生的考量,但长期的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兴趣,这也是一条路。

  我想说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确实积累了庞大的经济及文化能量,但还没有很好地释放与转化。经济如此,思想文化如此,文学艺术也大致是这样。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文化 思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