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什么问题都“侃侃而谈”,绝不是真正的专家
新京报:与学生的就业压力相比,您如何看待一些“明星教授”?
陈平原:这涉及文化普及的问题。向公众普及历史及文化知识,需要某些教授上电视。你会发现,以前我们想象中的象牙塔,不再存在了。今天的大学教授,不再只是皓首穷经,也喜欢飞来飞去,在电视等大众传媒上高谈阔论。不讳言,面对公众“说法”,容易名利双收。如果你做纯粹的学术研究,可能对人类思想文化有更大的贡献,但那是一条崎岖的山路,即便成功,也要很多年后才被公众认可。不像文化普及,很容易“名满天下”。
我并不歧视文化普及,目前的中国公众,整体文化水平亟待提高。因为社会分工,有的人躲在书斋或实验室里,从事专深的研究;也有些人走上街头,从事文化普及工作。在西方国家,这种分工很明确,不会搞混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大学缺乏学术自信与共识,传媒上的“浮名”轻易侵入大学校园,好多人误以为名声大就是学问好,将上电视视为“终南捷径”。可以为八面风光的文化普及喝彩,但我认为,更需要扶持的是那些艰辛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新京报:其实谈到文化普及就不能不谈到《百家讲坛》,仅从收视率以及读者对这些主讲人的热捧,就能看出一二。
陈平原:假如一个教授对历史及现实中的无论什么问题都能“侃侃而谈”,那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本来,今天谈伊拉克战争,明天论孔子哲学,后天聊金融危机,必须请不同专业的学者来做专访;可为了方便,我们的教授全都一肩挑了。这个时候,无所不谈的“专家”,已经变成了职业媒体人。你只需把报纸上得到的信息,把它再表达一下。
在电视里几乎天天露面的,已经不再是以专家身份发言,而是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尽管顶着大学教授的头衔,但你讲的其实是很大众化的常识,只不过表达得比较有技巧。
那些坚守学术追求的人,什么时候能得到更多“掌声”
新京报:这三十年文化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转型之后,就涉及精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问题。
陈平原: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已经形成热潮,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大趋势无法逆转。近百年来,知识分子总是在呼唤文艺的“大众化”,但没想到真正的大众化,竟然是把自己甩到了轨道之外。这三十年,完成了一个转折,以前是知识分子教大众什么叫“文化”,今天反过来,周星驰们登堂入室,在大学校园开设文化讲座,而且大受欢迎。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渐成为主流的文化形式。
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面对这一状态,以前自认为或被认为是“精英”的知识分子们,到底该如何自处?我的理解是,可以表示宽容,但不能丧失自己的立场,更不能被同化。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希望保持某种文化生态的平衡。既不讳言自己的文化趣味,也能理解另外一种文化存在,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我有自己的立场和趣味,但同时理解公众的文化需求,不卑不亢地面对日渐繁荣的大众文化。
最近这些年,“精英”的知识分子在后退,不敢公开亮出自己的旗帜,有点缴械投降的味道,且日渐向大众文化靠拢。我不反对学者进入大众传媒,但你必须有自己的坚持,不能为了讨好公众而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专长、趣味和立场。我当然知道,鱼与熊掌很难兼得。但要想成为“明星”,就必须迁就公众的趣味,很难再保留独立的人格、趣味与立场。
至于《百家讲坛》,没必要过多指责。你嫌他浅俗,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谁让你去看,没人逼着你看嘛。我的感叹是:公众确实需要文化普及,我们为何没有更好的、针对不同受众的“讲坛”;另外,那些坚守自己的信仰及学术追求的“读书人”,什么时候能得到更多政府及民间的“掌声鼓励”。
“国学”的“虚热”,很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妨碍我们对现实生活、对文化传统的反省和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由盲目崇拜转为盲目对抗。在我看来,今天的“国学热”,本身的自我反省能力是比较弱的。
这些年,“精英”的知识分子在后退,不敢公开亮出自己的旗帜,有点缴械投降的味道,且日渐向大众文化靠拢。我不反对学者进入大众传媒,但你必须有自己的坚持,不能为了讨好公众而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专长、趣味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