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智新:奥巴马外交首秀表演多于收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09:41   上海商报

  作者:张智新

  提要    奥巴马首次出访所获得的成果与美国媒体对其所期望的相比,虽有斩获,但都有所折扣,反而对其明星式的表演,海外民众同美国国民有着相同的倾向:喜爱有加。

  3月3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抵达英国伦敦,开始了他任职以来的首次出访。此后一周的时间里,奥巴马的行程可谓紧凑频密:首先是4月1日会见英国首相布朗;接着是4月2日出席G20峰会,其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及各国政要见面;然后周末飞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参加北约会议,接着是出席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欧盟美国峰会;6日转赴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开始其对第一个伊斯兰国家的访问,7日又闪电访问伊拉克后返回美国。

  对于奥巴马的外交处子秀,热情周到的美国媒体行前就为其列出了任务清单:一是要求欧洲和其他经济体跟进推出经济刺激计划;二是要求盟友特别是欧洲盟友增兵阿富汗、巴基斯坦,帮助美国实现反恐重心的战略性东移;三是改善甚至重塑美国在盟友、伊斯兰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形象。这些任务,奥巴马此行完成得如何呢?

  对于第一大任务,奥巴马虽然有所斩获,但是大打折扣,相比美国的实际需要更是杯水车薪。伦敦G20峰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承诺共筹资1.1万亿美元来缓解国际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不过,这些资金并非美国想要的大规模新增财政刺激,而更多通过强化IMF的资源以及提供贸易融资等途径实现。而且正如许多媒体所注意的那样,就算是这笔相对于全球危机而言杯水车薪的资金,今后究竟如何落实,甚至能否全额落实,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倒是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美国兴趣不浓,但欧盟特别是法德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颇为关注的问题方面,这次峰会达成较大共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矛头所向,华尔街无疑首当其冲。

  第二项任务,奥巴马同样未能如愿完成。尽管奥巴马的新阿富汗战略获得了北约盟友们的认可和欢迎,但是对于大幅度增兵以及加大援阿力度等美国的当务之急,欧洲盟友们却仅仅礼貌性地予以回应:仅有英国、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等答应向阿增兵,不仅数量极小,而且限定是短期而非长期。要北约盟友们兑现这些有限的诺言,以及推动其进一步与美国戮力同心,帮助阿富汗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军事与安全力量,支持阿富汗经济发展,恐怕不是奥巴马的几句口号式演讲或者作秀式的面谈所能达到的,今后无疑还要付出更多。

  唯有改善美国形象的这一任务,奥巴马完成得还算出色。通过与包括中俄在内的各国首脑会晤,在峰会上的斡旋妥协,向伊朗继续释放善意,以及访问土耳其时瞻仰其纪念设施等努力,奥巴马在向世界宣示并践行其合作主义的多边外交理念时,更向世人展示一个愿意放下霸主身段、虚心聆听世界声音、平等参与各种合作的新美国形象。

  尽管任务完成得不怎么样,但这并不妨碍奥巴马继续沿袭其当初竞选路演时的明星式表演:在唐宁街和执勤警察殷勤握手,在巴黎小镇的市政厅里和市民促膝谈心,在斯特拉斯堡向年轻大学生抱怨隐私权受限,在布拉格的广场上面对3万名市民侃侃而谈“无核世界”……他夫人米歇尔更是和萨科齐夫人一起,赚足了媒体风头。生于东京的比利时籍知名女作家艾米丽·诺瑟姆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感叹:“萨科齐愤怒时,法国人民就发笑;他发笑时,人们却四顾茫然。”但“奥巴马发笑时,大家都会跟着笑。”这样一个在国内和海外都倍受宠爱的明星级总统,欧洲领导人能不妒忌吗?

  套用一句中国古代名臣萧何的那句名言“陛下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送给奥巴马恐怕比较合适:“总统您表演赢天下,安能表演治天下?”治国理政和明星演戏的最大不同就是:后者完全由编剧设计好所有情节,导演始终掌控一切,而且还允许演员出错后重拍修正,但前者既难设计掌控,更是绝不允许出错重来的。

  如此再看,奥巴马的整个外交处子秀真的完美到让其他首脑们妒忌么?(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奥巴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