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方
“5·12”周年渐近,媒体携带镜头又一次蜂拥而至,名人们在行动,心理咨询师们也在又一次向灾区云集。一位“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的成员在媒体上反思,到底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这名志愿者呼吁,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不要在此刻去惊动他们;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再去关注他们;如果是为了他们,就请弱化周年,小心呵护那些千疮百孔的灵魂。(《中国青年报》4月29日)
短短一年之后,因为“周年之祭”,那些在这一年里曾经退去的激情很容易被唤回。但同样也不用怀疑,现在怀抱激情赶赴灾区“纪念周年”的人们,他们的身影与激情,同样将是“来如蚊虫,蜂拥而至;去像鸟兽,一哄而散”。
到底是灾区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灾区?也许,灾区真的需要我们。有报道称,汶川县将举办11项活动纪念地震一周年,内容包括制作一批文化产品、评选一批“荣誉市民”和“道德模范”、拍摄一部大型纪实电视剧、举办一次灾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举办一场万人公祭活动、展示一批民生工程、举办汶川科学重建专家咨询会和招商引资说明会等等,时间将从现在起一直持续到6月初。(新华网4月29日)这些活动需要媒体的宣传,需要志愿者推广,更需要赢得千里之外奔赴灾区的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互动里,客观上我们可能促进了灾区的修复与发展,尽管从情感上说,这些纪念活动显得有那么一些些不单纯。
但这依然无法坚定我对蜂拥而至灾区的人们的积极评价。在这名志愿者的记忆里,一年之前,有人为情结而来,消费了悲情之后自然会酣畅而去;有人为荣誉而来,载誉之时定然会衣锦还乡;也有人为扬名立万而来,镜头不在时已无存留价值;还有人为商业利益而来者,更懂得在合适的时机从前台表演转为幕后操纵;更有为论文数据而来者,问卷收齐之后要急于回家做统计处理……
我不知道“5·12”周年渐近的时候,我们赶赴灾区到底可以做些什么。看看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们情感有没有修复?看看灾区的房子重建了多少?看看灾区人民的生活过的如何?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传达给那些心系灾区却不能亲身前往的人们?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目的,那完全没有必要赶在周年祭日的时候进行,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可以进行关注。难道只有周年祭日的时候,这些关注的重要性才能显现出来吗?如果潜意识里都这么想的话,我们的情感里多多少少就有些势利了。
去年地震过后,我的一位媒体朋友从灾区采访回来,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我接近他们,却无法帮助他们;我在短时间内获取他们的信任,他们如此真诚,把他们的故事毫不保留地告诉我,而我只是用他们的故事来换取薪水。其实我们是在消费他们的痛苦和不幸,从他们的流离中发现自己的安稳与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为媒体人,无论我们的报道产生了多么积极的影响,可事实上我们确实利用了灾区消费了灾区。
对于灾区,一时的热情和同情根本无法帮助到他们。真正能保障灾区人民的,是一个好的制度。而一个好的制度的建立,则需要一群相信善良、理想和正义的人。这样的人,并不一定要在地震周年的时候急匆匆地赶过去,他们从来不相信“姿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