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郁:这三十年,文化生态正恢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14:53  新京报

  作者:孙郁

  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提出的“民主与科学”两大命题,开启了百年新思潮。

  现在有一个人们很少谈及的话题,就是《新青年》的翻译。《新青年》大量引入了西方的思想,鲁迅写白话文小说,就是在胡适翻译白话文小说之后。不管是文艺,还是哲学的翻译,这些作品给中国知识人带来了世界主义的思潮,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像易卜生,他就声称自己不是他的国家的人,是一个世界人,不是站在本国立场考虑问题。罗素1919年来中国,他在一战的时候,反对英国参战,他也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李大钊在对待外蒙的问题上,也是世界主义眼光。

  在这种背景下,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进入中国有一种逻辑上的合理性。世界主义,是当时全球知识分子普世的价值,也是五四时期各种思潮涌现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五四一代的中国知识精英,受到西方文艺、哲学等方面的影响,建立起来了本土的问题意识。

  民国成立以后,知识精英们不满足于民国现状,他们认为,中国人的精神上有问题了。他们发现,中国人依然背负着古老的重负,身上还有“鬼气”。怎么办?我们要扬弃。于是,民主和科学成为一个主旋律被提出来了。《新青年》与众不同的是,陈独秀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在里面,就是与传统决裂,要打倒孔家店。

  陈独秀当时有摧枯拉朽的气势,他走向了革命。但是,他晚年纠正了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五四时间,他主要吸收了一些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思想,他对革命想得简单。倒是胡适主张文艺复兴。鲁迅和钱玄同赞成的是思想革命。

  在五四以前,是没有群众运动的,只有痞子、流氓造反,或者游民的暴动。鲁迅一直很警惕这种破坏性极大的暴动。他对张献忠等极其反感。但是,群众参与运动之后,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知识精英们成为了一个群落,但是没有成为一个知识阶级。加上当时国家分裂,日本入侵,我们就不得不走群众运动,不得不革命,不得不内战。最终,民主与科学都没有实现。

  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都带有激进色彩。加上我们的思想资源中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在“问题和主义”的选择中,更多的知识分子选择的是“主义”,也就是一种信仰。而胡适强调的是科学的精神,应当研究问题。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所说的“不争论”,实际上就是讲问题。

  他们对于中国在五四以后所走的道路,都是没有料到的。尤其是胡适,对此非常痛苦。鲁迅也没有想到,国民党成为一个专制主义的政党。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是分化的,当时中国的社会非常乱,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是政党文化,而不是知识分子文化。主导中国社会进程的,是军阀和国民党。到最后,知识精英们发现,改造国民性是多么艰难,而他们也都变成了纸上谈兵。

  五四强调的,按照鲁迅的话说是人各有己,自他两立。五四之后的几十年,激进思潮统御了一切。1952年清理了胡适,1955年清理了胡风。清理胡适,导致了他那一路思想绝迹数十年;清理胡风,把鲁迅精神扭曲,并利用了其中的局部。

  改革开放的30年,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要回到五四那里去。但是,回到胡适,还是回到鲁迅?或者其他人,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回到传统的儒家里面去,当然还有后现代主义思潮等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新启蒙”的思想来源有三个,一个是新康德主义思想,一个是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学说,还有就是鲁迅的改造国民性。

  到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兴起,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分化,于是有了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这两派的争论,可以在五四时期胡适与李大钊的分歧中找到雏形。这涉及对中国现实的判断,他们的问题意识从哪儿来。我觉得,彼此的倾听非常重要。比如,在选择胡适还是鲁迅的问题上,我认为都要选择。对于自由主义与新左派,我觉得,每个派别都有合理性。我们现在应该避开五四以后知识精英们自他两立,互为主体的状况。

  五四的时候,没有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文化生态,只是有无数种可能。到后来,这种可能越来越小。我们现在要讲五四,不应该局限于民主与科学,而应该着眼于建立一个合理的文化生态,这是最重要的。这30年,这个生态正在恢复。

  口述:孙郁(北京学者,鲁迅博物馆馆长,著有《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等。)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新文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