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挺虎官员为何还是林业厅的领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07:47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朱巨龙和孙承骞低调复出,官复原职了?有网友无意间在官方网站上看到这两位去年因“挺虎”而遭免职的官员又以“省林业厅领导”的身份出现,吃惊不小。但该厅有官员表示,陕西省林业厅并未恢复此二人职务。(《南方都市报》5月4日报道)

  事实与官方解释之间看似矛盾,但在现实之下却并不难圆其说。所谓遭“免职”,是指“挺虎”的两位副厅级官员被免掉了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的领导职务;所谓“并未恢复”,指向的也是两位并未恢复“副厅长”这个领导职务。但孙、朱两位责任官员的“省林业厅党组成员”身份,以及他们享受的副厅级待遇,都一如往昔。“副厅级党组成员”从未免过,也就谈不上“复出”。“官复原职”一说,不过只是一些不谙官场规则的网友的臆测。

  然而,如果我们纠缠于责任官员的现身是否属于“复出”,或是对原本不存在的“复出”大加抨击,就不免打错了靶子。人们所质疑的是,朱巨龙等被问责后没有行政职位的官员,为何还能成为这个机构的领导?再有,更重要的质问在于:为何行政处分带不动党纪处分甚至司法处分?

  至少在目前的问责实践,还很难回答上述疑问。“虎照门事件”的问责,多是因为进入了媒体视野,但舆论高压之下的问责因为欠缺民意的监督与法治的保障,免不了会有“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雷声大”是要回应汹涌的社情民意,如果没有“雷声大”,舆论风暴不会平息;而如果没有“雨点小”,则意味着问责要涉及更多的官员,这是地方官员们所不愿见到的。

  被动式的问责就这样陷入到“两难”之中。有评论说,因为官员责任不清、问责机制简单,使“问责风暴”进入一个民众不满、官员抱怨的两难关口。与此同时,问责制被过度纠缠于一些“新闻事件”性问题上,而政府运行中更深层的问题却往往被忽视。

  对“虎照门事件”而言,需要弄清的,就是问什么责?谁来问责?对于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问责”,其实很多人并不十分明白。权责不清,是社会转型在行政体系内的主要表征。如果说市场经济的建设以“确权”为前提,那么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是以“确权”为前提,只不过,前个“确权”是要明晰产权,后个“确权”是要明晰公权。只有规范和调整公权的边界,在立法中贯穿权责一致的原则,就才能约束地方权力的汪洋恣意。

  为法律所明晰的公权有时候不清,但为上级领导所明晰的公权却再清楚不过。省林业厅想要“华南虎照”,于是县里就献上了;县里想要“华南虎照”,于是林业局就献上了;林业局想要“华南虎照”,于是周正龙就献上了。这是“虎照门”事件的基本脉络。虎照门事件的问责表明,当问责总是依循着更高权力向较低的权力去“问”这一基本轨迹,我们有时却难以期待一个明晰的“权”,以及一个明晰的“责”。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开会打瞌睡,在上海只需接受谈话,在四川就可能被记过,在昆明还可能会被免职。再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责,各个地方时常也是因地而异,因官而异。

  改变一些问责被异化,单纯一个路径是不够的,官员除了对上负责,还要使他们对公民负责保持敏感;不仅要有权力对下问责,还要启动法律对违法行为问责的途径。舍此别无他途。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华南虎照片疑云

更多关于 挺虎 官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