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树浓
朱巨龙和孙承骞低调复出,官复原职了?网友无意间在陕西省林业厅官方网站上看到这两位去年因挺虎而遭免职的官员又以“省林业厅领导”的身份出现。该厅官员表示,陕西省林业厅并未恢复此二人职务,只是在免职之后保留了级别和待遇。(5月4日《南方都市报》)
官员说的保留级别和待遇,是指朱、孙两人虽被免去省林业厅副厅长的职务,但仍然是厅党组成员,并出任副厅级调研员,享受跟副厅长一样的待遇。厅党组成员也好,调研员也好,我们以前叫虚职,就是有待遇无权力。后来改叫非领导职务,根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非领导职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而食其禄”,我认为在现代行政体制中“食其禄而不谋其政”者还是少些为好。而事实上,当初国家设置非领导职务制度,就是为了精兵简政、防止有行政权力的正副职领导过多,但在一些地方却往往起到了反面作用———副职安排的足够多了,排不上的领导怎么办?非领导职务制度无疑又让僧多粥少的职务安排多了个好选择。权力小责任也小,待遇还好,这可是安排干部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给什么人安排非领导职务呢,这里头可有大学问。以目前“能上不能下”的体制,干部是日积累多———工作资格老,但升官无望的;面临退休,想休闲又想待遇好的;内部权力斗争失败,被架空的等等,这些人都是合适的安排对象。除此之外,被问责处罚过的官员可否安排非领导职务呢?陕西省林业厅无疑为如何处理被问责官员的善后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舆论监督的力量正在逐渐强大,从以往被问责官员贸然“带病复出”引起舆论强烈反弹的经验看,赋予官员行政权力以求东山再起的套路,似乎并不可行。在这种背景下,退而求其次让被问责官员出任非领导职务,在某些上级领导看来无疑是明智与务实之举。以朱、孙两人为例,领导级别不变,还是副厅待遇,这首先符合官员“能上不能下”的惯例,其次也能息事宁人。而且,非领导职务相对低调而不张扬,不整天抛头露面,避免被媒体抓住“马脚”。
不幸的是,他们如此低调终究还是被网友抓住了“马脚”。而我佩服的是上级领导的政治智慧,犯了如此严重错误的人,在舆论风口浪尖中仍能保住其副厅级领导地位,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无论是官员带病复出也好,还是虚职休养也好,诸如此类的现象层出不穷,说明我们寄以厚望的问责制在权力后台面前仍然很无力。自上而下的问责不是不严厉,但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盘踞于权力下游的各种势力与后台,总能找到各种变相的方式,让问责制的执行效力打折扣,只要“官本位”的权力方式与惯性不去除,带病官员就会以种种貌似已得到惩罚的方式“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