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洪溥:扶持汽车家电产业不能搞机会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09:02  东方早报

  作者:沈洪溥 

  汽车、家电从来都是最具中国机电制造业特色的产业,传统、后起、资本密集、关联度高,因此,这两个产业也颇为典型地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以来,国内汽车工业增幅明显放缓,2008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4.5万辆和938.1万辆,增长仅为5.2%和6.7%,为十年来增幅最少的一年。家电行业中,增收不增利情况普遍。

  从这个角度看,5月19日的“振兴新政”——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财政补贴规模,将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从10亿元增加到50亿元,并安排20亿元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是非常及时的。毕竟,去年末的系列振兴政策过于宏观,眼下适时调整支持力度并细化手段,是体现政策弹性的重要举动。

  但有三个较重要的问题迄今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令人不吐不快:一者,受政策支持的产品、企业如何进入“目录”;二者,补贴政策实施如何服务于调整、振兴规划;三者,“以旧换新”如何与“修旧利废”乃至“节能环保”充分对接。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当中,钢铁、船舶、石化、纺织、有色、装备等与居民个体关联有限,但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则不同。2008年末到今年初,随着政策显效,汽车、家电市场受到的拉动明显。因此,某厂商的某几种产品若能进入“家电下乡”、“汽车置换”等项目目录,那是令人垂涎的好事体,宜事先有所明示。不然的话,受关照的企业或许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何受到如此抬爱,借用小沈阳的话,他们眼睛一闭一睁,危机就过去了;那些没人爱的,眼睛还没等睁就被危机消灭了,这当然有欠公允。

  不仅如此,此番政府提振有关产业的名义是所谓“调整”和“振兴”。而以专项补贴等手段直接刺激终端客户的消费行为,直接意义在于短期内拉动市场需求,提升相关产品销售额,并增加有关厂商营收,与结构调整乃至产业的长远振兴关系有限。或许有关政策的确包含节能环保和结构调整的色彩,但突击出台的政策在引起存量用户非议的同时,使部分厂商要面对尽快“去存货”的压力,由此调整造成的阵痛或会超过预期。

  再进一步,“以旧换新”、“消费升级”之后,置换出来的旧汽车、旧家电向何处去的问题仍未受到足够关注。截至目前,政策“组合拳”对废旧汽车和家电的拆解、回收的支持有欠系统。诚然,最新政策含有“对回收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送到拆解处理企业的运输费用,给予定额补贴”的提法。但从以往废旧汽车、家电拆解处理行业发展中所累积的教训看,废旧家电回收已被曲解成销售商、制造商、回收商各吹各调的噱头,被当作了产品营销的手段;废旧汽车回收则是生产商不重视、回收商吃不饱,两头不讨好,大量有安全隐患的废旧车未经处理,悄无声息地流入农村市场。

  一言以蔽之,“急就章”式的刺激内需政策意图当然容易收获出手快、出拳重的美誉,但忽视长线目标也可能会对有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厂商良性成长带来损害。消解部分产业提振政策所带有的机会主义色彩,不妨就从汽车、家电领域入手。

  (作者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汽车 家电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