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妍:从优先购买国货反思民族产业歧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6日07:50  重庆时报

  作者:李妍

  早在上世纪初,陷于民族危亡的国人就曾吼出振聋发聩的“支持国货”呼喊,并一度振兴了众多民族产业。几十年后,同样因抵御外辱的民族自尊,国人屡屡振臂狂呼的“支持国货”虽一度应者云集,却往往因民间频现的国货质疑,最终归于沉寂。在这种支持国货困惑而矛盾的情绪中,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近日对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出现的政府采购“歧视国货”行为,强调要“优先购买国货”的通知,则显然搅动了民意沸腾的池水。

  不少人愿意将其与今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针对政府采购项目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政策相比,认为此举将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报复风暴。但实质上,政府采购强调使用国货一直都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各国政府珍视的权利,目的就是支撑本国民族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感到担忧。

  真正需要关注的则是,在当前“支持国货”仍能获得民众情感呼应,并符合民族利益的情境下,为何政府采购中却出现了大量的“歧视国货”问题?也许从民众面对“优先购买国货”通知所作出的反应便可窥见端倪:一些人认为,歧视国货更多是因为国货的质量及性价比问题,其没有和外货媲美的价值优势。这一切似乎与此前的“支持国货”风潮颇为相似,人们一边高呼着要支持国货,一边却又抱怨、质疑着国货的性价比,说得最多的也还是民族品牌需要自立自强的问题。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中,人们逐渐陷入了支持国货的困惑,以及对国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怪圈中。

  的确,在国人频举“支持国货”牌匾的语境下,国货似乎更应自觉追求自我壮大,至少不会让国人时常陷入支持国货的情感尴尬之中。但就在前几年,一篇名为《如果国货在本土遭歧视》的文章却揭示出了民族产业逐渐陷入如今发展怪圈的现实土壤——由于中国经济发展2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大力吸引外资、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外依存度达到66%以上,其结果是大部分生产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名牌则更少),只有靠压低价格、利润、工人工资等“向下竞争”向世界大甩卖,因此很难有利润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也很难形成强势的国产品牌。

  这种民族产业在整体经济结构导向下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实图景中,艰难求存、鲜有口碑的国货就更面临着各种主观且理所当然的“歧视”政策。除了要与“超国民待遇”的外资企业进行不平等竞争外,一些好不容易发展形成的品牌产品,也始终因出身问题备受抵制。且不说前几年曾经发生的商场让销售前几名的国货给洋货让位退场的事件,就在此次政府主导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采购中,竟也发生了大量“歧视国货”的事件。而在日常消费中,民众偏好购买洋货的举动,也越来越昭示着国货销售的无力。这些现象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是否在外向经济结构主导下,民族产业逐渐游离于边缘的语境中,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形成了歧视国货的社会土壤,并最终使国货逐渐陷入无资金—无政策—无品牌—无购买支持的恶性循环中。

  也因此,此番政府强调的“优先购买国货”通知,则更似打开了国货艰难求存的缺口:通过国家购买的资金支持让国货找到了良性生存的一线生机,同时,此举所释放的政府引导效应也有望在民间引发共鸣。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国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