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西:创业板开户冷淡说明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10:20   上海商报

  作者:阿西

  提要    与以往热衷于“打新”相比,此次创业板开户,证券公司门可罗雀,投资者如此冷淡创业板,或许与证监会过分要求投资者 “交代”个人信息有关。

  15日,是投资者到券商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的第一天。与以往中国投资人喜欢扎堆炒新的情况不同,这次创业板的来临,投资人似乎没有很特别的热情,有不少券商营业部甚至尚未正式办理此项业务。已经日渐成为中国股市主流的投资机构,对此更是冷淡,为数有限的去券商开户的投资人,大都是散户。

  创业板如此冷淡和此时的天气大热相反,细细品尝市场的滋味,却未必是创业板本身,而是风险提示成重点造成了市场的某种冷静。

  今年3月份创业板进入倒计时已长达4个月,监管层在这期间针对创业板的特性,制定了大量的文件。对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文件是6月9日证监会发布的《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及两个配套文件征求的意见稿。

  “意见稿”虽然明确表示所有投资者均可有条件参与创业板投资,但设置了一个门槛——就是投资者要有证据向开户的证券公司证明自己已有两年以上的股龄。如此表明身份并在宣誓保证后,才能参与创业板交易;而没有两年股龄,就需要更多的宣誓保证,接受证券经营机构更多的风险提示和更长时间的检查(5个工作日),才能参加交易。

  实在看不出这个两年股龄的经验门槛,有什么必要,因为它根本不能对投资者防范股市风险带来什么质的变化。投资十年的老股民不如新晋的谨慎人士随处可见。监管层为投资者设立如此标准,除了故意把投资人划分为两等外(仿佛一等的高人一筹,可少说几句话,就能参加到创业板的热浪中,而二等必须要多说几句话,多下些保证,多听几句唠叨,才能得到交易机构的认可。),毫无任何意义。

  但证监会就这个“意见稿”成为创业板风险防范的必要程序进行解释时说:“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由证券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公开要求证券公司了解投资者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基本情况 。

  因为证监会认为 :“由于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不是所有投资者都适合直接参与创业板市场。因此,证券公司应当对投资者进行必要的了解……需要说明的是,投资者应当如实提供上述信息,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这下这个投资者门槛的要求,就让我们恍然大悟了。因为对创业板也没有经验的证监会来说,这个板推出是有风险的,而这个风险证监会也没有遇过。

  中国从来没有搞过创业板,所以设置这个两年的门槛,并借此要求证券公司全面核查投资者的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还要了解投资者的性格爱好——这是什么权利?

  这意味着在中国还没有过的创业板,只要它推出了,本来就是市场垄断的证券公司,从此可以拿着这个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对投资人的隐私进行全面了解,而且还很懒地要求投资人为提供的隐私的真实性负责。

  也就是说中国的投资人,只要想积极参加前所未有的创业投资,就要赤身裸体地告诉证券公司,我有什么?我的爱好是什么?这和是否能投资完全不搭界。可以说全球证券公司在招揽客户的时候,也没有谁敢对客户有这样的要求——最多要求客户书面保证资金来源合法。

  若这成为对投资人要求的合理逻辑,中国证券公司在兼职成为司法机构之一的同时,本来就不能好好保障中国普通投资人合法权益,又会多一层不公平暴露个人隐私的可能。

  现在投资人冷淡对待创业板,也许就是不想马上暴露自己的隐私,也许只有创业板有钱可赚,并且出现十分明显的赚钱效应后,才会有开户的热潮。(作者系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创业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