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士兵:阜阳为何是难以痊愈的伤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07:27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单士兵

  曾经人文荟萃的安徽阜阳,这些年间,因为大头娃娃事件、手足口病瞒报事件、“白宫”举报人神秘死亡事件,让阜阳极度污名化,“伤城”几乎成了阜阳的城市标识。

  伤城,是一座城市遭遇的伤害,更是这座城市人们体会的伤心。现在公众又看到了这样“伤情”——— 在“白宫”举报人李国福蹊跷死亡后,那位“白宫书记”张治安的政治前途也随之葬送。司法机关查明,阜阳颍泉区委原书记张治安曾经收受或索贿52次,此前公布的收受贿赂有351.7万元人民币和1万美元。令人吃惊的是,行贿过张治安的官员,在张治安落马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目前均继续坐在各自官位上行使着职权。

  对于曾经让民主与法治蒙羞的地方,其洗刷耻辱的最好方式,只能是对权力秩序进行重新构建,使公众拥有能够看得见的正义,从而重树对权力与法治的信仰。遗憾的是,阜阳就是要偏执地选择阴暗的方式,将耻辱进行到底,来成为一座难以痊愈的“伤城”。

  卖官鬻爵与买官捞财,是一对彼此寄生的腐败连体。用经济学的投资视角来看,买了官职自然是要借此来获得更大的收益,而且收益预期是大于买官投入的。在这样的逻辑情境下,阜阳那么多买官者依旧头戴乌纱,稳坐官位,这又怎能不令人对当地官场生态与政治风气忧心忡忡呢?

  在舆论火山口上,为何这些买官者还能够安之若素,坐稳了官位呢?著名学者孙立平曾说,“在一些地方,官场的腐败已经具有结构性,你只要想在这里生存,想不腐败都不行。”在我看来,阜阳官场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性腐败,它已经形成了一种恶劣官场生态,本身就具有某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这背后还有种种权力为了维护这种官场生态不断提供着力量支撑。

  对此,我们可以从买官卖官的“权力两条线”来理解。先说“权力下线”,向阜阳颍泉区委原书记张治安行贿买官的多达数十名,而这些买官者后来也多是身居要职,比如,有颍泉区副区长、财政局局长、卫生局局长,此外还有该区的政协副主席、区委常委以及镇党委书记等。可见,这条张治安的“权力下线”是何等盘根错节坚固牢靠了;再说“权力上线”,张治安曾行贿10万元的事实早就被法院认定,要不是因为举报人神秘死亡,这位“白宫”主人的乌纱恐怕仍然不会因为行贿就弄丢了。

  也就是说,张治安既位于受贿卖官的一个小金字塔顶端,又处于行贿买官的一个大金字塔的底部。这意味着,“白宫主人”张治安其实就处在一个更大的结构性腐败场域中,对于整个权力局势与官场生态来说,抽掉这枚棋子,砍掉这个支架,也根本不足以改变这种结构性腐败的稳定性,对官场生态也并未起到彻底的清肃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张治安落马后,行贿过张治安的官员能够继续稳坐在各自官位上行使着职权。由此还可以推想,许多接受过张治安贿赂的官员,也必然依旧稳坐高位,把权力玩得风生水起。

  是的,处于这种结构性腐败之中的阜阳,从来也没有经过刮骨疗毒,自然也就不会真正祛除无数人内心的痛楚了,只会在旧伤新痛的不时发作中,向世人宣告,阜阳依旧还是一座“伤城”。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阜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