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瑶:“被勾引说”是为遮羞?

2014年02月26日07:59  新京报
“被勾引说”既不严谨,也非法律用语,倒是让人看了,还误以为是在为这6位官员打掩护。 “被勾引说”既不严谨,也非法律用语,倒是让人看了,还误以为是在为这6位官员打掩护。

  “被勾引说”是为“衡阳雷政富”遮羞?

  ■ 一家之言

  湖南衡阳6个“雷政富”被衡阳市纪委监察局查处并通报,通报中“被勾引发生性关系”一说备受热议。不少网民调侃:继“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后,官场又现新词——“被勾引发生性关系”。

  “被勾引发生性关系”,并非法律词汇,它着一“被”字,而轻描淡写的意味全出,其言外之意,似乎是这6名官员“很傻很天真”,只是“被勾引”,所以才误入歧途。这样乍看起来,与其他贪腐落马官员相比,这6名官员似乎还有点“冤”。家里红旗不倒,家外没有彩旗飘飘,只是“被勾引”,结果陷入嫌犯的魔爪,被敲诈勒索。

  这不禁让人想到《私人订制》里范伟饰演的一辈子想当领导的司机,虽说前面的金钱关、人情关等等,因种种原因都没能挡住他一心向廉的决心,倒是差点栽在了最后的美人关上,范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群众里面有坏人”论,估计会让很多人看了会心一笑。这就是装无辜、装纯洁。

  不过,当某些官员总倒在“色诱陷阱”里,将理由归结于腐蚀的力量太强大,勾引的水平太高超,说不过去。说到底,能抵得住诱惑,不该是“一个官员的自我修养”吗?毕竟,过不了“权色关”,不仅是拥有一颗还在骚动的心,更是管不住自己手中的权。避免落入“色诱陷阱”,本身就是官员自身的责任,“被勾引说”用一种“被动”、“消极”的立场,将官员等同于普通人,解构了政治伦理对官员的积极要求。

  在衡阳纪检部门通报“雷政富”们的问题时,本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问题的实质,是非分明,不推责,不诿过,谨慎选择措辞。“被勾引说”既不严谨,也非法律用语,倒是让人看了,还误以为是在为这6位官员打掩护。不管衡阳方面初衷如何,至少这一说法已经在舆论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这无疑值得省思。

  □刘晶瑶(编辑)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京华时报:砍人言辞过激 要求下课欠妥
  • 环球时报:严管减刑假释,让“捞人”成为历史
  • 何三畏:绵阳“走廊医生”事件如何终结?
  • 人民日报:激浊扬清增强价值判断力
  • 新京报:衡阳六官员怎像雷政富般“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