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长江经济带构造东中西联动新棋局

2014年04月30日14:18  海外网 收藏本文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负责人座谈会,研究依托长江这一中国的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建立起新的重要引擎。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内陆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余公里。长江沿岸数百条支流辐射南北,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长江沿岸还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人才优势和市场资源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特别是制造业具有传统优势。长江流域在中国版图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经济运行对整个中国来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正是由于长江流域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长江流域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的重点目标。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七五”计划中,建设长江经济带就已提出初步的构想,并与沿海经济发展带一起,被确立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轴线。但是,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长江经济带的效用却未能发挥出来,长江沿岸的发展并不均衡,从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依次向西,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落差。此次国务院重提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客观分析后所规划的一种新的战略部署,在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质量的同时,重新打造内陆地区的开发开放,将东部地区的市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引导,形成东中西部联动的格局,从而带动内陆地区新的经济起飞。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沿海、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广袤的内陆地区仍相对落后。这种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均衡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构成了不同的压力:就发达地区来说,大量外省人口被其吸引而迁居过来,导致城市急剧扩容,不仅使房地产市场面临压力,而且对城市环境等也产生了重负;而对内地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市场资源被发达地区吸附,导致大量人口特别是优秀劳动力外移,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发展难度。因此,建立长江经济带,就是希望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将一些已经不适应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长江经济带与目前正在北方兴起的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是一致的。北京作为首都,集中了大量丰富的行政和市场资源,其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但与其近邻的河北则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甚至不得不承受因为北京对资源过度利用而产生的资源枯竭压力。因此,中央最近确立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改革方向,其目的就是希望将首都所具有的优势释放出去,一方面减轻首都发展中所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让近邻的河北地区能够分享到北京的资源溢出红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打破行政分割所带来的市场封闭,树立一体化的全局观念。相比之下,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更需要沿海各省市区打破行政界线所带来的本位观念,在东中西联动这盘新棋局中实现良性的互动,从而实现中国经济新的飞跃目标。

  建设长江经济带,其潜在的意义还在于,它与我国在国际上倡议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也能够衔接起来。我国政府提出的建立新丝绸之路的设想已经得到中亚、欧洲一些国家的响应,但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经过复杂的协调甚至博弈,因此这一设想成为现实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先把长江经济带建设好,让其与设想中的新丝绸之路衔接起来,长江经济带的效应就能够让新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看到实际的利益,从而激发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合作意愿,促成这一重要的世界贸易通道早日成为现实。而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以后,它对于我国的长江经济带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周俊生,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示威逼停台湾核四对大陆的启示
  • 环球时报:街尿表演的香港人就像“光头党”
  • @刘雪松-雪松 :一场比赛,谁在失守?
  • 环球时报:让我们大胆去新疆,去喀什和田
  • 新京报:南京城管被打,不能为暴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