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秋:伊拉克乱局与“新中东地图”

2014年06月18日14:03  海外网 收藏本文

  近日,伊斯兰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武装攻占伊拉克西北石油重镇摩苏尔等多地后,一路南下兵临首都巴格达城外,企图一举推翻马基利什叶派主导的伊拉克政府。伊政府一面组织军队、民兵进行阻击,一面请求美国出兵相助。同时,长期谋求独立的库尔德武装趁机控制了北部石油城市基尔库克,伊拉克已陷入教派内战、国家“三分天下”的分裂局面。

  为此,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已下令“布什号”航母及另3艘战舰驶入波斯湾,驻扎中东的3.5万美军进入战备状态,英空军特勤队也已入伊为军事行动设定打击目标。在不派地面部队参战的决定下,只要奥巴马下令,美军随时将对极端武装发动空中打击。

  伊拉克今日之内乱,毫无疑问,是2003年美英联军发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所引发的。当年小布什发动战争,意在推动“中东民主化”进程、建立冷战后“中东新秩序”,如今事与愿违。

  伊战结束已多年,然而ISIL为何还能坐大?对此,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东问题专家盖尔盖茨认为,萨达姆政权垮台后,伊内部教派争斗冲突日益升级扩大,ISIL成功拉拢了受打压的逊尼派前政府官员和人士,利用了逊尼派民众对什叶派政府政策的不满,又接手了前复兴党军队关系的网络,从而使自身实力不断壮大。此外,西方媒体评论认为,美国花费了近250亿美元培训和建立起来的、拥有100万之众的伊拉克军警缺乏战斗力,也是因为内部派系裂痕、贪腐和专业能力低下。

  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美军支持下,即使伊政府军能击溃极端武装、夺回被占城市、恢复对全国的控制,就能解决国内教派之间尖锐对立以及民族矛盾吗?同时,针对ISIL声称要建立一个横跨伊叙两国的政教合一国家,教派冲突加剧以及库尔德族谋求独立,美国一些智库学者和政策专家担心,伊可能会沦为像索马里或黎巴嫩那样的国家,而ISIL的“建国”目标可能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和战后“赛克斯-皮科协议”(1916年)和“圣雷莫会议”(1920年)确立起来的中东边界版图受到冲击。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已退休的美前军情机构中校R。彼得斯曾于2006年绘制了一份“新中东地图”,称只有重划中东国家边界,以族群和教派立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中东问题”,如伊拉克可分为库尔德斯坦、阿拉伯什叶派和逊尼派3个国家。他还撰文认为,中东的教派暴力冲突“无法制止”,但美国可以“置身事外”。他的主张也为时任国务卿赖斯阐述中东政策时所引用。2013年美和平研究所政策专家R。赖特依据彼得斯的构想,提出了更详细的一份“新地图”,他将现在的5个阿拉伯国家分为14个国家,其中将利比亚一分为三、也门一分为二,等等。

  “新中东地图”主张和设想,不禁会使人们产生一些疑问:美国为何甩下它出兵引起的烂摊子而仓促从伊撤军,又为何放弃对叙动武计划?它是否意味着美对中东的战略正在发生某些变化?这是值得密切关注的。

  因此,面对ISIL的攻势,美表示将向伊政府提供军事支持的意图,与其说是帮助伊重建国家、防止分裂,倒不如说是借机打击有可能威胁美国安全的极端武装和恐怖势力。

  (俞晓秋,国际关系学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钱江晚报:高铁空车厢供“欣赏”,谁惯的你
  • 中青报:关键问题不是官员能不能送孩子出国
  • 环球时报:司法改革不会掉入自由派的语境
  • 人民日报:大声唱国歌,别不好意思
  • 青年时报:给裸官反问“孩子不能出国”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