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金色大厅朝圣路涌动腐败和荒诞

2014年07月12日14:58  羊城晚报 收藏本文

  文化部近日发出通知, 要求坚决制止各类艺术团体到金色大厅等国外著名演展场所“镀金”的现象。昨日报载,一位演艺经纪界的行尊透露,演艺团体到金色大厅演出,大多靠组织观众或赠票提高上座率,有的演出赠票率高达90%。

  维也纳金色大厅近年在中国的知名度早就超越了演艺圈,几可称家喻户晓。最早是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那里举办新春音乐会;其后,2003年,著名歌星宋祖英前往一展歌喉;加之国际顶尖的古典交响乐团爱乐乐团每年在此举办新年音乐会,因而,金色大厅成了国人心目中的世界性“艺术圣殿”,演艺界更朝圣般竞相登临镀金。有报道说,仅去年前8个月,便有133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登上了这座“圣殿”。

  其实,金色大厅所谓的“艺术圣殿”名号,是中国人“册封”的。在当地人眼中,它就是个普通的供切磋、交流音乐艺术的场所而已,任何人只要花几万欧元租金,都可以登台一秀演技。

  金色大厅先是被中国人臆想成了“神”,而后国人又诚惶诚恐地前往朝拜,朝拜完后,仿佛自己也沾染了金色,成了“半神”。这很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而伴随着金色大厅的朝圣大军,文艺界的奢靡之风和权色权钱交易也在暗流涌动。一场演出,除了场地租金外,明星及各项花费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钱从何来?若靠纯粹的市场运作,与企业拓展品牌的需要嫁接,也算两全其美,问题是,这些演出,往往观众寥寥,影响有限,只有靠忽悠,久而久之,广告和赞助很难拉到。于是,相当多的演出靠政府补助和国企买单。“文化交流”的旗号下,关系、潜规则纷纷上位,遮掩不住腐败的异味。

  正因为各种扭曲的“市场运作”,金色大厅已蜕变为“金钱大厅”,财政资金、国企利润等源源不断外流,徒费公帑,败坏风气。如此“文化交流”已异化为一场场闹剧。有报道称,早年国内文艺团体出现在金色大厅时,当地华人华侨还争相购票看演出,而今,国内连小学生、大妈们都出现在了金色大厅的舞台上,尽管免费赠票,但连华人餐馆的大师傅都不愿看了,因为水平太差。金色大厅几乎成了中国演员自娱自乐的“卡拉OK厅”。尽管如此,国内演艺界的朝圣大军依然源源不断前往,回来后,经过不实报道和包装,又成为某些人晋升捞取名利的资本。

  而今,金色大厅的朝圣闹剧,在国内备受诟病,“洋人”更笑我们“钱多人傻”。因此,无论是从正风气,还是还艺术本色的角度,都该抹去金色大厅被异化的光环了。

(编辑:SN171)

文章关键词: 金色大厅 维也纳 文化部通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郭美美被抓,网友为何喜大普奔?
  • 环球时报:东平性侵案,警方为何有口难辩?
  • 环球时报:大国必须外援不能太抠,这是常识
  • 环球时报:意识形态竞争,中国不可犯幼稚病
  • 新京报:赌球被抓郭美美这次真的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