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中国向东,美国向西

2014年07月21日07:23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丁  刚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展开了他担任国家主席之后的第二次拉美之行。中国正大步地向东跨越太平洋,进入被美国一直视为“后院”的拉美地区。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迅速向西跨越太平洋,向亚洲挺进。美国的“重返”,让这一地区国家明显地感觉到其军事力量的存在和针对中国的战略趋向。

  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分别向对方邻近地区的穿插,有着不同的着眼点。中国进入拉美,没有指手画脚,没有利用美国与部分拉美国家的矛盾,而是以一个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与对方共同探索合作之路。

  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确有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贸易不平衡造成的。这与双方经济结构的不同,以及在全球化链条中所处地位不同相关。目前,中国正努力通过扩大内需和加大投资来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入拉美,促进了地区繁荣与团结,拉美也不会把中国视为威胁。

  过去10多年拉美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能给这一地区经济的腾飞带来如此巨大的动力。今后中国的稳定发展更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

  在习近平访问巴西期间,中国、巴西和秘鲁三国领导人同意就建设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铁路展开合作。这项划时代的伟大工程,是拉美人民的百年梦想。习近平的出访无疑会带来更多这样的项目。中拉携手已成为自本世纪初以来全球经济最突出变化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相互拉动取代了以往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完全依赖。

  中国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当然有自己的利益考虑,但这不是什么能不能结成军事同盟,能不能一起联手去防范谁的问题。比如,中国在能源、农产品方面的需求很大,希望能从与拉美发展经贸关系得到更多获取这些原料的机会。

  西方有人警告拉美国家,小心中国人挖走你的矿产,留下贫穷与污染。这些警告在拉美人听起来很可笑,因为这是在用过去500年西方人的先辈在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曾经干过的事情,来比照今天的中国。中国从来没有依据自己的实力去迫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

  与中国进入拉美不同。美国在“重返亚洲”时,白宫更像是一个“高层管理者”,急于显示其调停与仲裁的能力。

  奥巴马今年4月访问亚洲,带来的不是亚洲国家急需的铁路、公路或贸易项目,而是一杆民主与自由的旗帜,一份军事保护的许诺——美国将会履行其保护亚洲盟友的义务,包括当它们与中国发生领土争端时。

  对中国的东进和美国的西进,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也因此而不同。对中国的东进,人们看的是中国未来如何参与拉美的发展,怎样使贸易与投资两个轮子一起转起来。而对美国的西进,人们则更注重美国和中国周边某些国家是否进一步加强军事同盟,中美关系是否会因此变得更紧张。

  这是两个国家不同的战略选择造成的。这样的不同,也决定着未来中美向对方邻近地区的“穿插”能否站得住脚。▲(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北青报:拿什么留住基层法官驿动的心
  • 新京报:“红眼客运”禁令为何形同虚设
  • 中青报:新闻反转剧背后的浮躁标签战
  • @易胜华律师:写给一位即将辞职的法官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