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璠:对“十年三个英国”之说别太当真

2014年08月10日01:59  北京青年报 收藏本文

  昨天《北京青年报》发表评论《经济新常态,国人寻常心》。我非常赞同文章的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寻常心态看待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应理性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评论说,“进入本周,中国经济‘十年增量积累相当于打造三个英国’的说法在网络上流行,这不是调侃博笑的段子,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窃以为,即便这个说法很普遍,但若称其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恐怕忽略了一些关键性的因素。

  首先,忽略了英国自身的发展。这种说法如果确实经过了详细测算,也一定是把基数定在起始前的那一年,将此后每年中国GDP高于基数年的部分累加起来,然后采用汇率法或是购买力平价法,与基期年英国的GDP总量进行比较。但是,十年间或未来若干年间,英国的经济也是要发展的,即使速度比我们低很多。所谓“三个英国”,与基数年的总量比较,没什么实际意义。

  其次,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使我们不看人均、只说总量,但相同总量之下的质量往往是不同的。从生产的角度看,是粗放的、低层次的、结构失衡的,还是集约的、高科技带动的、结构优化的;从分配的角度看,在居民、企业、政府间的分配,以及在居民内部的分配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乃至极不合理的,都是需要进行判别和正视的。发展的质量不同,既影响着对发展成果的感受和从发展中受益的程度,也影响着未来继续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忽略了存量因素。所谓几个英国,只是以某一年度的GDP而言。GDP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其代表的只是增量。原来有一座楼,再建一座楼,增量是一座楼,存量是两座楼;原来没有楼,新建一座楼,或是拆旧楼建新楼,增量是一座楼,存量也还是一座楼。所以,评价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既要看增量,更要看存量。相当于几个几个的比较,也不要拿增量说事儿,而应该着眼于存量。当然,对存量的统计与核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难题,但我们至少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潘璠(北京 职员)

  本版邮箱:meiripinglun@vip.sina.com

(原标题:对“十年三个英国”之说别太当真)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英国 发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美空袭ISIS,这次可以不反对它
  • 北青报:“自救式犯罪”不需要廉价的同情
  • 新京报:官员“送水拍照”也是一种灾害
  • 新京报:“轮奸案不批捕”,不等于撤销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