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海:要冷静不要冷漠

2014年08月22日07:47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近日,上海一老外在乘坐地铁时晕倒,周围乘客纷纷逃窜,引起前后几节车厢乘客惊慌,蜂拥逃离。后经记者证实,列车进站后,不少乘客立即到站台寻求站务员帮助,站务员亦及时上车对外籍乘客进行救助。

  客观地说,“逃跑”的乘客并非没有同情心,许多人表示,主要还是事发突然,来不及做更多的深入思考,于是本能地想远离现场、向外界求助,这种反应也无可厚非,只是,在地铁这种人群较为密集的公众场所,一人“逃窜”极易造成“咕咚效应”,引发更多人的恐慌。更何况,面对一个人的突然倒地,这种远离现场、不去施救的做法,究竟是一种“冷静”还是一种冷漠?

  冷静判断,合理应对,是我们所有人面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时,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尤其是最靠近突发事件源的人。无论是谁,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正好处在最前沿,就应该做好冷静的“第一人”,不逃避,不惊慌,不盲从。只要每个人心里都绷着这根弦,那么整个社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就能多一点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少一些不明就里,惊慌失措。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突发事件 地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儿子吸毒,成龙禁毒大使称号是否该撤销?
  • 钱江晚报: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 快评:到底是谁非要让念斌死?
  • 环球时报:实话实说世人眼中的邓小平
  • 钱江晚报:“拘留衫”上市,谁的三观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