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贷款的成本降下来,最终要推动“草根” 固本培元,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让“雨露”充分滋润原野
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缩短企业融资链条、优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日前,国务院出台“金融十条”,最大的亮点就是让贷款的成本降下来。对中小企业来说,此举,真真如同久旱遇到了喜雨!
近些年,中小企业融资难愈显突出。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直接原因,与银行“嫌贫爱富”不无关系。2009年,笔者在宁波采访,民营企业家老张的遭遇很有代表性。老张靠做袜子起家,有了积累后,转型生产新型制冷剂。这个项目很有市场,一时间众银行纷纷上门拉业务,磨破嘴皮子要给老张放贷。老张耳根子软,每一家都照顾了生意。
没过多久,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市场,企业订单锐减,老张资金运转发生困难。这时,最需要银行支持了,可银行却上门收贷。张老板好话说了几大箩,希望能缓一缓,银行振振有词:“要对国家资产负责!”一家银行收贷,其他蜂拥而至,一下子收走了7000万元。对一家中小企业来说,等于釜底抽薪。
采访时,老张一个劲儿抹眼泪:“要贷钱给你时,银行有理由;不贷给你时,又有理由。如此嫌贫爱富,还奢谈什么支持企业发展?再说,银行也是企业,为什么就不能承受一点风险?”
这话发人深思。目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在紧绷的资金链中度日,在沉重的“喊渴”声中挣扎。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跑路”的新闻,时不时叩击着耳鼓。被钱压倒了的“草根企业”比比皆是。
确实,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必然最先陷入困境。从资金安全和自身盈利考虑,银行更愿意把钱贷给大企业。中小企业急需“供血”,却往往只能望钱兴叹。
有钱不愁贷,银行自然会对客户挑三拣四。于是,贷款搭车收费、层层加价现象屡禁不止。这一切,更让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企业为了得到银行的新贷款,不得不去借高利贷还旧贷,如此,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抬高。今年以来,浙江一些地方新增贷款余额下降明显,业绩较差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了20%—30%。很多企业慨叹:企业一年忙到头,利润还抵不上利息。
当然,话分两头。面对国务院送来的“金融十条”这场及时雨,叫好的同时,也要提醒企业:一定要让雨露充分滋润原野,真正投入实体经济。眼下,有不少企业从银行贷来钱后,热衷于炒楼、炒地、炒股票这些“副业”。这更需要银行克制见利快的“嫌贫爱富”,规范企业贷款使用。一味地“炒”,当时可能赚得一时的盆满钵满,但“泡沫”破灭后带来的恶果,我们见得还少吗?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是最大的就业吸纳器。这些草根企业多是小本经营,起步低、利润薄,在市场风浪中打拼很不容易。但它们稳步发展、充满活力,百姓的饭碗就有保障,经济的内生动力才更足。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既可推动“草根” 固本培元,又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让血液能够真正输送到经济动脉当中。
(作者为本报浙江分社记者)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