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东:熊孩子割断安全绳,教育缺陷又一例证

2014年08月29日14:45  重庆晨报 收藏本文

  社评

  因为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贵阳观山湖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面对警方询问,小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绳子割断了。”(新闻详见今日本报14版)

  尽管工人没有生命危险,孩子父亲也已道歉赔偿。但有关此事的讨论,却不应止于结果的幸运。假如这名工人是单独作业,假如割下绳子的那一刻工人正悬空。事后的我们,还能如此安然看待此事吗?不以结果的幸运来评价此事,才能更好地汲取经验教训,帮助这名“熊孩子”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没有人会否认,这名“熊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冷淡的。窗外活生生的人与“熊孩子”眼前的动画片相比,后者的分量竟远超前者,这是不可思议的。这种违反常识的行为发生,不得不令我们思考,究竟该怎样教育一名10岁的孩子敬畏生命?而值得追问的是,这名“熊孩子”的举动,会不会是受到《喜羊羊》或其他动画片的影响呢?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毕竟这些年,孩子因为受到动画片的影响而做出伤害同伴的行为,的确是时有发生的。

  知名哲学家邓晓芒在有关“中西方生死观比较”的一次讲座中,谈到过传统教育畏谈生死,特别是生活中许多人,觉得对年幼的孩子讲述生死的概念过于残忍。但不让孩子明白这些概念,所带来的后果却可能是相当惨重的。因为年幼的孩子,未能体会死的准确含义,很难树立起生命至上的观念,也很难谈得上对自己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珍惜与敬畏。10岁的孩子,已进入小学课堂学习好几年,应学会的绝不能仅仅是一些文化知识,更应掌握的是一种人文理念:明确生死概念,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而要树立这样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对动画片中很黄很暴力很离谱的情节进行必要的过滤。

  10岁孩子割断工人安全绳,当然不可能如网友所说的“追究刑责”,但身为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中看到教育的失败。安全绳的另一端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孩子去割断它,说明此前的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漏洞与瑕疵,作为当事人的家长,除道歉赔偿外,也应对自身的教育理念有一场明确的检讨。教育是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包括动画片等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值得重视的。毕竟,唯有不放过这些看似意外的“玩笑”,才可能帮助孩子迎来一个灿烂健康的未来。 □杨兴东(媒体工作者)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孩子 安全绳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中国侦察船要尽早出现在美国近海
  • 环球时报:反腐败,与中央保持一致最重要
  • 环球时报:对占中罢课,我们一反对二不怕
  • 环球时报:学生军训需要支持,而非取消
  • 钱江晚报:什么是教官“动作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