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种族偏见在美国仍根深蒂固

2014年08月28日07:2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马 戎

  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弗格森市和圣路易斯市本月先后有两名黑人青年被警察在值勤过程中枪杀,引发美国民众抗议浪潮。由于在抗议中出现抢劫和袭警事件,当地政府实行宵禁。此事引起各国媒体和民众广泛关注。

  这几起事件暴露出美国部分国民中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当迈克尔·布朗面对警察举起双手时,白人警察依然开枪杀死了他。许多民众认为这是因为白人警察头脑里的种族偏见导致他滥用武力。所以,许多群众在示威时做出的手势是高举双手。他们参加示威活动,并不是反对现行法律和警察执法,也没有提出任何其他政治口号,他们所反对的是警察在值勤中滥用武力,要求警察必须尊重所有种族公民的平等权利。

  自建国以来,种族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社会。20世纪60年代黑人政治运动出现一个高潮,当时以“黑豹党”为首的激进黑人组织主张通过暴力建立一个“黑人的美国”,而以马丁·路德·金为首的“民权运动”则明确反对暴力和“独立”,以反对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作为主要目标。这一平和与理性的追求得到美国大多数白人的理解与支持,推动了“民权法案”的通过与实施。从此,追求公民权的彻底落实、反对种族偏见与歧视便成为美国改善种族关系的主要目标。但是,许多人头脑中的种族偏见,绝不是一个或几个法案就可以解决的。

  尽管自“民权运动”以来,美国黑人的法律地位、政治平等和发展机会方面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美国整体的社会分层结构中,黑人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大致只是白人家庭平均收入的2/3,黑人失业率通常是白人的两到三倍,这一局面的根本扭转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美国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远远低于黑人,“排华法案”剥夺了华人成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在美华人没有可能争取起码的“人”的待遇,当华人被暴徒当街虐杀后,美国法庭对于在场华人提供的证词是不接受的。二战当中“排华法案”才被废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华人家庭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华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高,由于华人犯罪率极低,因此也很少与警察发生冲突。但是,个别事件仍会发生,若干年前旧金山有一位华人在社区被警察枪杀,也曾引发几万华人的游行抗议。

  尽管种族偏见在一些美国人的头脑中难以根除,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种族主义”言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任何政客或媒体人如果不慎发表了带有种族偏见的言论,马上就会遭致普遍抗议,通常以当事人道歉收场。反对种族主义和主张种族平等应该被看作是美国社会的主流,即使不时出现个别带有种族偏见的言论和事件,我们还是应该承认美国社会自“民权运动”以来在种族平等和少数族群发展方面的进展,应当承认美国种族关系的整体改善。我们需要从历史发展进程和整体结构变迁的角度认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关系。从近日发生在弗格森市和圣路易斯市的两起事件来看,如何消除种族偏见仍然是美国面临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作者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美国 种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现行学生军训模式弊大于利
  • 畜牧局长当教育局长,谁给解释下?
  • 新京报: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育局长
  • @晏扬:立法禁止“啃老”不能笼而统之
  • 环球时报:公共知识分子异化成“公知”,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