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失业率远比预想的严峻

2014年11月28日07:39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刘  戈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就业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是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决策依据。由于现有失业率统计方式的缺陷,有可能导致对失业形势产生误判从而影响宏观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从目前总体的就业形势分析,今年年底和明年开春,失业率变化趋势很可能比预想的要严峻得多。

  在主要经济指标体系中,就业统计是最复杂的一项,到目前为止国家统计局尚未连续公布过中国的调查失业率。目前被普遍采信的失业率数据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定期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而发达国家普遍使用调查失业率作为权威的统计口径。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具有就业意愿的劳动人口会主动进行失业登记,而农民工群体也不在登记范围之内,因此登记失业率并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就业现实。

  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曾表示,在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时,调查失业率是一个比登记失业率更有价值、更有效的指标。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亲率调查组在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的结论。这是当时政府迅速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的最重要依据之一。显然,这部分巨大的失业变量不可能反映到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中。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至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147661万平方米,下降5.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9.8%。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对上下游其他行业的不利影响正在日渐凸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钢材、煤炭、水泥、建材、化工等上游企业。据统计,包括钢材在内多达30种产品近期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亏损局面。笔者近日对一家优质焦炭生产企业进行调研,一级冶金焦炭从2013年最高的1800元/吨左右,下降到现在不到1000元/吨。企业每生产一吨至少亏损300元,但仍维持生产。在同类生产企业中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企业之所以维持亏损生产的原因包括:一是此类企业的生产方式决定停产一次耗费巨大;二是此类企业中有众多的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须考虑履行社会责任、维持商誉和员工稳定;三是地方政府为稳定,给企业压力。也就是说,众多企业在依靠以前的积累勉强维持生产。到年底,企业都会制定来年的生产计划,如果依然看不到行业明显转暖前景,这些企业将不得不做出停产的决定。因此如果需求没有明显放大的信号,今年年底到明年开春,失业人数有可能突然增大。

  根据中国最大的职场信息平台“看准网”的大数据分析,10月份国内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均创造了6个月来招聘岗位的新低,按照以往经验,企业对新员工的需求往往是未来信心的前置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笔者认为,为了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情况,政府除了通过行政改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一步树立增长信心,同时也应当对可能来到的失业高峰做好预案,保证这些员工一旦失业后,能够尽快地在其他行业找到工作。▲(作者是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企业 失业率 失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泥腿子花千芳值得“高端写手”们尊重
  • 环球时报:有人刻意热捧“新清明上河图”
  • 人民日报:美国的不公正案例很多
  • 今评媒:女官员的通奸对象都是谁?
  • 环球时报:美比中国不怕乱,真自信还是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