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曦
11月26日,中纪委在其官网宣布:又有4名官员被“双开”了。其中对于两名女官员的通报用词首次采用了“与他人通奸”字样。“通奸”与私德败坏密切相关,关于官员的道德修养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这不由让人想起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不久前对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拜访。
据史料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罢豁然开朗,立刻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这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这即是安徽桐城“六尺巷”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下,“六尺巷”的故事会给人们以“退三尺海阔天空”、“为人处世谦让有道”的启发。但联想到“反腐看老王”,光有这一重解读,似乎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王岐山为何要造访六尺巷。好在,从他造访“六尺巷”后中纪委网站连发的《德法相依 相辅相成》、《让人三尺又何妨》两篇文章中,人们还是找到了一些线索——“法律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领导干部如果在德上出了问题……必然违纪违法、走向腐败”,因此,必须“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在“依法治国”这个大背景下,“法”的“边界”和“短板”已同它的“功能”、“擅长”一起被人们更深刻地认知。在“法”发挥作用不了的地方,仍然需要人的良知和道德的力量。试想,当张、吴两家因种种原因相持不下时,如果张英选择的是力挺家人,进而又动用手中资源加以干预,谁能说整个事件的进程不会滑向另一种结局?
良知与道德松动处,往往极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而为人处世,“法”并非事无巨细都能予以约制。在“法治”不断完善的今天,“德治”和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仍然不可取代,且是“法治”推向纵深时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六尺巷”的故事,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启发我们思考:为官者,应秉承怎样的“进退之道”。只是,在张英所在的时代,这种“进退之道”更多源于自省,源于道德上的某种类似“高尚”的价值取向。而到了我们这里,是不是还应该更进一步:无论权有多大、位有多高,在秉公守法的同时,应该始终不忘记对于道德修养的锤炼,并自觉通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净化自己的内心。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