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低油价对中国并非“天上掉馅饼”

2015年01月21日07:43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丁一凡

  最近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每次资源价格波动,都有西方舆论把中国需求变化当替罪羊。但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这种指责毫无道理。

  国际石油的定价货币是美元,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及美元汇率的走向直接影响国际油价。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国际油价也30美元/桶上下。当美联储举起量化宽松的“杀手锏”时,大量美元现金被制造出来。而因美国债券市场充满了“有毒资产”,投资者轻易不敢再买入这些问题债券,购买能源及资源期货成为投资者一致的选择。从那时起,石油等资源的价格就一路暴涨。当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后,市场预期美联储不久将会进入加息周期,美元将逐渐升值,国际投资者便离开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赶到证券市场投资。于是,便出现了美元升值,包括石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

  这次油价大跌后,中国大大增加了石油进口力度,战略石油储备库已经装满,但这并未阻止油价下滑。可见,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远大于中国需求的影响。

  国际油价下跌,对作为全球最大资源和能源进口国的中国来说当然好处多多。但我们绝对不能认为这轮油价下跌就是“天上掉馅饼”,因为它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一些隐忧。

  首先,虽然油价低了以后普通消费者开车会更便宜,以石油为原材料的企业可以降低成本……但那些能源企业呢?其利润会大幅缩水,股票也会大幅下滑。另外,这些年我们精心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呢?如果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暴跌,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与它们竞争。

  其次,石油价格暴跌有可能引发可怕的通货紧缩。油价下跌,大家就会要求与石油相关的各种产品降价,这可能会导致价格全面下滑,进而引发通货紧缩,接下来就是造成投资下降,经济衰退。国家发改委在这个时候决定引进能源消费税,部分冲销了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才使汽油价格没有出现大幅的下跌。

  最后,正因油价下跌是美元汇率升值所致,因此其隐含风险更大。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放出的大量美元流入新兴经济体。当时美元呈贬值趋势,借美元几乎没有利息,而资源价格却在上涨。许多企业,包括中国企业都参与了借美元、开发资源的游戏。然而,未来美元的利息要不断上涨,美元汇率也在上扬,而资源价格还会继续下跌。那么,有多少企业会落入债务猛增而利润下跌的陷阱呢?我们不应忘记,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都有过美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借的美元债务大幅攀升的过程。而当美国货币政策一转向,利息大幅上升,美元汇率也不断上扬后,这些国家才落入了美元债务的陷阱。

  俄罗斯、巴西、南非这三个金砖国家中资源出口的国家已经受到直接冲击,而中国一些企业前些年也曾大举借美元的债,未来它们会不会也遇到债务困难呢?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弄清中国企业的外债情况,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采取措施预防危机。▲(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油价 石油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风暴眼:14岁少女讨薪身亡,欠薪罪在睡觉吗?
  • 北京晨报:“在职不说离职乱说”无益改革
  • 海外网评:公务员涨工资,这事儿到底靠谱么?
  • 南都:未来加油不花钱,我咋不鸡冻呢?
  • 中青报:用朝气战胜暮气 用活力冲破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