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峰:“破格”会见或是中印关系新常态

2015年02月03日07:30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钱 峰

  2日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杰在中国访问,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引发印度媒体的高度关注。有印媒认为中国出于对印美关系大幅升温的“不安和焦虑”,不得不打破外交常规,借此“拉拢”印度。也有的认为,莫迪政府想借外长此行“安抚”北京,化解中国对奥巴马高调访印的种种“不满”。

  这些言论乍看合乎逻辑。毕竟外交最讲究对等和礼仪。多年以来,一国外长访华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接见,除安理会“四常”外,确实少见。与此同时,奥巴马访印期间,印美不仅加强了核能、防务、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而且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展望》中就南海等问题加入了貌似公正中立,实则含沙射影的措辞,让外界对印美“携手对华”的前景更加浮想联翩。

  但在笔者看来,仅以这样的认知去看待中印关系,未免过于狭窄了,多少小觑了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由此赋予地区和全球的重大涵义。

  2014年中印关系在印度政局转换期平稳过渡,开局良好,十余年来相向而行的良性上升势头得到延续。在边界等敏感问题上,两国高层均以大局为重,表明中印关系抗危机,御风险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去年9月习莫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在互访频率上实现了新突破,而且在形式上创造了许多新亮点。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后,李克强总理首访即选择印度,习近平主席也是就职后第二年访印。此外,故乡到访、纺车攀谈、共荡秋千、生日外交等种种新颖的交往形式,无不体现出两国领导人对推动中印关系前行的强烈期盼和良苦用心。因此,如果说此次是一种破例,其实破例早就开始了。因此,所谓的“破格”会见形式,更像是中印关系未来之路的一种“新常态”。

  亚洲地位上升是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印作为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作为拉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两国关系具有广泛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印度和中国一样,面临对内发展民生,对外睦邻周边,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艰巨任务。中国人有“中国梦”,印度人也想早日圆开国总理尼赫鲁心中“有声有色的大国”之梦。这样的梦想都值得彼此尊重。因此,两国是继续深陷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努力创造合作亮点,是忽视、轻视甚至敌视对方,还是彼此重视、欣赏直至携手,关系到两国25亿人的福祉,更关系到亚洲和平稳定和繁荣振兴。

  毋庸讳言,中印部分主流媒体和精英阶层的相互“认知鸿沟”依然较大,通过他们的发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民间对彼此的看法。印度有林林总总的“中国威胁论”,炒作话题包括中国国防建设、中巴关系、“珍珠链战略”,等等;而印度“落后无用论”“穷兵黩武论”“与美日联手反华论”在中国也颇有市场。其实,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双方不妨胸怀都更广一些,视野放更宽一些,试问世界上还有什么样人口如此众多的两大邻国,友好的时间有两千多年,打仗的时间只有两年呢?▲(作者是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中印关系 印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风暴眼:北京四合院“挖洞”如何做到挖成不被举报?
  • 成都商报:大雪中烤火的环卫工被辞退寒了众人心
  • 南都:婴儿拖行事件中的声像恐怖
  • 新京报:莫让微信公众号成为抄袭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