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程琳:莫让三俗打败乡村民俗

2015年02月25日08:09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回到家乡的人们会发现以往的文化生活和方式变得越来越贫乏,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工们,除了看电视、请客吃饭、玩麻将,基本没什么其他文化生活。结合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农村调研,笔者对乡村文化的现状与问题颇有感触。

  乡村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农民闲暇生活的娱乐方式,而且是社会价值最为重要的传播、生产途径和机制。当前各地农村仍然保留的传统文化活动,如关中农村的庙会、湘西农村的赛龙舟、各地的清明祭祖、看大戏等活动,都发源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之中,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承载着农民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农民的是非对错、仁义孝悌观念,传播着孝道、和谐、正义等社会价值。

  伴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原有农村社会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冲击,乡村文化活动渐趋荒废。就连最为隆重的春节,不少农村也再无任何节庆文化活动,多地农民在“麻将声中过新年”,于是许多人感叹过年没有年味。

  在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文化活动逐渐式微,新的文化活动又未形成,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生活极度空虚,低俗娱乐、邪教组织便乘虚而入,有的农村出现了帐篷跳脱衣舞的低俗现象,冲击着乡村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更为严重的是,地下宗教组织、邪教组织在农村蔓延。这表明,优秀、先进的文化不占领农村阵地、引导农民的精神生活,这块阵地很可能会被庸俗、落后的文化所占领,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严峻的任务。

  经过近几年在十省农村调查,笔者发现: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组织建设,即凡是有组织能力的村庄,文化工作做得都比较好,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准都比较高。但是近20余年来,全国各地乡镇文化站很多已名存实亡。

  乡村文化工作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前提则是保证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即保证活动参与的公共性、活动传播价值的公共性,而公共性的根本保障就在于超越于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公共组织建设。笔者认为,基于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要解决基层文化部门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问题,赋予文化部门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督促政府文化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关心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文化建设方案;鼓励农民结合地方民俗节庆文化,自主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第三,在集中居住点建设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让农民闲暇时有去处,营造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第四,充分重视农民组织工作,尤其是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的工作,在有内生文化组织的村庄,尊重、引导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保证乡村文化发展方向;在缺乏内生文化组织的村庄,引进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激发、培养文艺积极分子,发掘优秀组织人才,引导农民自我组织、自我建设。▲(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编辑:SN143)

文章关键词: 乡村 文化 民俗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书记员打医生怎么成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