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文明,家园就是美的一个重要价值,她还是人们创造美和审美的不竭源泉。在现代人们使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失衡的条件下,家园显得尤为珍贵。多数城市规划杂乱无章,除了点缀式的街树和少得可怜的公园,污染工厂和灰盒子建筑挤满空间,人们要跑到远山吸氧,途中先饱吸了废气。这已经远离了宇宙运行赋予人类的生态自然系统。城市成为“自以为最先进、已经离自然最远的文明”(罗尔斯顿Ⅲ)。10月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上江泽民主席发表的演讲《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是人类追求理想家园的深切呼唤。
建设家园城市不单纯是环境保护,而是家园各种价值的系统构建。这些价值包含在城市规划的三大要素生态及环境、产业、生活中。城市建设的各方面是对这三要素的具体安排。
产业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存在基础。但从人的属性来分析,产业并非目的,它本身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人类首先开展农业,继而发展工业,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现代第三、第四产业的迅猛发展是人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现实表现。很明显,产业是人的生活推动的,我们不能为产业而产业。现在有论者提倡将中国,将珠江三角洲建成“世界工厂”。这口号并没有什么宏伟壮美,倒是有些悲怆的意味。他们只看到英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曾是世界工厂,盯着人家曾造就的辉煌和富裕,却忘记发达国家经过了环境杀人、痛失家园的历程。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的“烟雾杀手”,唤醒了他们,并成为资本输出、工厂外迁和洋垃圾出口的动力,促使他们重建有利于人生活的家园。
生活要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物质占有、享受的程度和方式,简称为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在马斯洛的理论中它表现为人的各种心理需要和活动。三是人类居所。居所是人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在自然空间中构筑起来的人造空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赖居所,居所是人类的家园或归宿。在人的物质生活和居所活动中,都始终贯穿着人的精神生活,表现为追求真、善、美和自然生态的活动。
产业必须符合人们健康生活的要求。近代工业化以来产业的发展,使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较前人获得了多得多的物质占有和享受,需要得到空前满足。但进步又往往剥夺自然,以人类居所的生态环境退化为代价。产业的片面发展也使现代人终年拼搏而心理紊乱,身心交瘁,人们越吃越胖,毋须走路而以车代步,又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来锻炼身体,这并不是人的正常状态。
产业还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产业依赖于环境这个基础。但产业对环境的一次次重新配置使人类居所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和居所反过来深刻影响产业发展,现代规划用山、水、林带等自然环境因素将污染产业与人的居所隔开,这对产业就有所限制。
家园建于天地之间,生态环境是家园最基础的要素。城市并非愈先进愈发展就必然离家园愈远。关键在于产业和生活的安排既能满足人的各种价值需要,也能满足生态的自然目的。而人的需要中最基础的就是自然目的。我们凡人生活起点于自然,并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终点是“颐养天年”,完成自然赋予的使命,回归自然的怀抱。罗尔斯顿Ⅲ归纳“自然中的价值”有11项: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宗教象征价值。这些价值蕴含并共同构成了自然对人的家园价值,城市应该体现自然的这些宝贵价值。
然而,要成为人的家园,城市还应该实现人文价值。理想家园是自然和人文所有价值的系统构成,是符合生态平衡目的、宇宙目的的生态系统。它使人安居乐业,能让人常怀审美心境。因为,审美正是自然、人文乃至人生所有价值的综合建构。城市规划在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它是美的建构的宏伟工程,不仅需要科学技术、行政和立法的参与,还要有文化的参与。自然、人文与人生契合无间,和谐共生,美就显现于前,长留心间。 (韩强 赵晓苏 作)(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