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诗意地栖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3日14:56 青年参考 | |
清簟疏帘-李方 李方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恰巧今天傍晚开车经过一座即将交付使用的写字楼,可能开发商在试电,所有窗户全都亮如白昼,远远望去也称得上 壮观。这个景色有点奇怪,让你感到人是怎样创造或者说干预环境的。 除了大跃进那些年,很少有人会从人类生硬地干预环境中感到诗意。如果荷尔德林看到那个写字楼,大概不会联想到 栖居与诗意的关系。人类必须过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比如古代山水画里画的那样,才谈得上诗意。 但是我不知道,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多大程度上处于叶公好龙的状态。我父母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退休前就在憧 憬养花弄草的生活。有一天我跟他们八卦说,要是有钱,你们愿意住花园洋房还是四合院。大出我意料,他们居然一致说要住 洋房。四合院多好啊!但他们嫌阴暗,不如洋房透亮。 传统民居,包括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傣家竹楼、福建客家土楼等等,皆是顺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物,所以在我们 看来都很有诗意。而诗意的消亡,大概是与人类干预自然的程度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在居住方面,一般认为钢筋水泥的使用, 是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野。钢筋水泥以其人造的韧度和强度,突破了自然材料的限制。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凡是使用自然 材料比如木材砖瓦石头的建筑,都可以说是自然的,因此也就是诗意的。哪怕像哥特式大教堂那样突兀,也蕴含了诗意在里边 。 “钢筋水泥丛林”是一个贬义词,它讽刺或者自嘲的是人类的妄自尊大,野心勃勃地想要把自然景观完全覆盖掉。不 是吗,我们说“土地”,但我们在城市里行走,又有多少机会脚踏在“土地”上?这种罪恶感是显而易见的,但另外一些我们 认为好的东西,比如照明比如采暖,又在中间起着什么作用呢? 试想,如果没有现代照明和采暖设施,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根本不可能出现,当然还要加上抽水马桶。我们往往用摩 天大楼一言以蔽之现代生活方式,然而其精髓却在照明、采暖、上下水等不那么显眼的东西上。所以我说现代人叶公好龙,一 方面大骂钢筋水泥的不自然,一方面又安然享受着照明、采暖带来的幸福。所以我父母说宁可住洋房决不住四合院。其实不在 于哪种形式,关键是看哪种形式能带来生活的便利,集中来说就是要亮堂要暖和。北京仍有相当比例的居民无法享受集中供暖 ,主要是他们住在传统民居比如四合院里。过去,冬天烧炉子保持室温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还脏。 许多反映老北京的电影,必然都要表现这样的景象:成片的灰瓦屋顶,鸽哨在天空中忽远忽近。但是你也必须留意, 他们的房间大都是狭窄而阴暗的,冬天屋里要生炉子,地上、家具上很快会落满尘土。 也许吧,诗意多半也就意味着不那么舒适的生活。人活得太舒服了,不太容易把诗作好。你看古代那些大诗人,是穷 困潦倒时候诗好,还是飞黄腾达时候诗好?诗意,其中未必没有某种现实的不满意在里边。 所以,“诗意地栖居”这句话也要两说着。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