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一座村庄的“心灵空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10:25 外滩画报

  “我老了也会念经的,不念经干什么呢?”

  外滩记者 贺莉丹/浙江海宁报道

  从海宁市坐车往东南方向约30公里就到了黄湾镇,黄湾镇总面积47.5平方公里,共有9个村,共有7259户 ,总人口近2.43万人。

  镇上集市面积很小,一条街就已经集中镇政府、银行、邮政和卫生院,供销社的农药部和化肥部也开在这条街上。街 道的每个岔路口都通向不同的村庄。汽车开过去,灰尘漫天。

  五丰村与海盐县相邻,一条不到2米宽、2公里长的小土路将五丰村和黄湾镇连接起来。这个村庄1999年由五星 村和前锋村两个村合并而成,共有710多户,2500多口人,一幢幢崭新的小楼矗立在平坦的土地上,整齐的桑树成行地 排列着。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的五丰村在当地经济只能算作中等。

  五丰村的白天很安静,偶尔能听见几声狗叫声,家家的门都关着,院子里晾着衣服。

  年轻人多在外面打工,寂寞的老人是五丰村白天的主人。

  一个农民家庭的嬗变

  这是老伴孙玉英去世后的第6天。

  黄桂庆按部就班地开始着自己一天的生活:早上6:30起床,10点吃中饭,5点吃晚饭,7点睡觉。每天如此。 黄桂庆17岁到上海皮革厂呆了3年,日军攻打上海时回到五丰村。老人有2个儿子、4个女儿,2个儿子就住在五丰村,女 儿嫁到了附近的村庄。黄桂庆和老伴住在离儿子住处走路不过5分钟的一栋破旧的平房里。

  黄桂庆有5间房,进门的一间屋里放着一摞养蚕的簸箕,里屋的两张床上凌乱地堆着几件毛衣,墙壁上贴着还是19 85年印的毛主席画像的年历。白天的时候,黄桂庆的儿子和媳妇都去上班了,黄桂庆就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喂喂羊,尽管有 狗看门,老人还是细心地把门锁好。

  黄桂庆的大儿子黄夫江已经58岁了,家里种的4亩水稻是一家5口人的口粮,父亲又把1亩2分地给了他。黄夫江 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到附近的乡镇做泥工,他20岁的时候去沈阳空军地勤部队当兵,4年以后退伍回到家乡,然后跟着一个师 傅学习了这门手艺。

  黄夫江告诉记者,如果他找到了活,每天会有12元到20元的收入。但并不是天天有活干,他要承受随时失业的风 险。

  1990年黄夫江花3.5万元盖了一个两层小楼,这个250平米的小楼让黄夫江还了7年的债。小学五年级文化 程度的黄夫江至今不会说普通话,他反复地强调:“一家人一年的开销有一万五呢,有地方去打工我就打工,要多挣点钱,因 为还想着日子过得宽裕点。”

  黄桂庆的外孙卢华平穿着一套灰色的西服,系着一条暗红色的领带,蹬着锃亮的皮鞋,左手中指上戴着一个硕大的白 金戒指,他刚买了个波导手机,经常会拿出来炫一炫。卢华平以前在黄湾镇电珠厂上班,前两年用8000元买了一辆本田摩 托,工作的内容就变成每天在镇上等着用摩托车载人。卢华平说自己每天有20元到100元的收入,除了干活以外,他会去 唱唱卡拉OK,去棋牌室玩玩。他说自己爱看新闻节目,但是不看书,因为才初中毕业,好多字都忘了。

  黄桂庆的小儿子黄生江在黄湾镇石料厂上班,早上7点他就和在黄湾镇服装厂上班的妻子一起离开家了。1997年 黄生江砌了一栋三层的小楼,黄生江家里没有什么新的家具,门也没有刷油漆,但29英寸的TCL彩电很引人注目。

  黄生江的儿子黄佳在黄湾镇毕业后报考了峡石镇技工学校。黄桂庆很疼爱这个孙子,他不时找出一袋瓜子、一个苹果 塞到黄佳手里。

  不同年龄的人们

  作为一个典型的浙江农村,五丰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种田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口粮需要。不过村 民打工大多只在近处的市镇,最远一般也就到上海。黄湾镇上的几家私营企业是他们首选的去处。

  记者在村子里的4天中,由于许多人家操办丧事,绝大数外出的人都已赶回来,村里显得少有的年轻和热闹。村民杨 卫国告诉记者:“你再晚来两天,就找不到人了。”

  47岁的杨是村里的葡萄专业户,他种的3.5亩葡萄年产量40袋。杨卫国说自己已经不种水稻了,因为去年他一 亩葡萄就能卖6000元。杨卫国的妻子在黄湾镇糖果厂上班,每年有近4000元的收入。杨卫国是经常在村里呆的为数不 多的青壮年男人之一:“年轻人都出去了,没地方聊天,要找人聊天还要到镇上去。”

  在五丰村人的概念中,60岁还是一名壮劳力,需要外出打工挣钱,而要到80岁才不下田干活,安心养老。黄桂庆 直到去年才将土地交给儿子。

  在这些8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不少人不跟子女住在一起,即使住在一起,也因子女在外难得见到,传统的子女绕膝 、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场景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下几乎已不复见。

  85岁的钱李清老人承受着这种寂寞。常常在村里的小路上走着,他会忽然停下来看着地里翠绿的青菜,现在桑树还 没有抽芽,水稻田也残留着去年的稻梗,他发了10几分钟的呆,又漫无目的地在路上转着。如果有人聊天,钱李清会悄悄地 踱到人家后面听着。

  在老伴去世11年的日子里,他跟儿子一起住,儿子媳妇都在外面打工。“我不种地了,什么都不会干了,打牌我都 不会,白天就我一个人,我喜欢晚上,晚上可以看电视。”

  即使在那些四五十岁的人的心目中,老去的空虚和恐惧也开始成为一种压力。49岁的杨生良开船送石料到嘉兴和上 海,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杨生良在上海的时候很喜欢逛逛超市和商场,他很羡慕在人民广场跳舞的老人们。“城里人 还能跳跳舞,我们老了怎么办呢?也会一个人守着一个大房子不知道干什么。”

  同样49岁的杨子根在附近的嘉兴、海宁做木工。杨子根很羡慕他的父亲杨章男:“他48岁就不劳动了,现在有4 个儿子养着,我只有一个儿子,哪靠得住?我起码还要再劳动20年。”

  杨子根的妻子吴月芳在黄湾镇电珠厂上班,吴月芳同时还要负责家里1.5亩水稻和1亩桑树。吴月芳告诉记者:“ 我老了也会念经的,不念经干什么呢?”

  而更年轻的一代人已经不能理解他们的祖辈,30岁的卢华平劝阻过外婆很多次,不过他也觉得,这些老人不去念经 ,也不知道该让她们做什么。

  15岁的沈丽在海宁市南苑中学读初二,她的家在黄湾镇上临村。自从到市里读书以后,她每两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 ,如果是下雨天,爷爷奶奶就会到镇上来接她。沈丽穿着蓝色的牛仔裤和白色的毛衣,和城市女孩已经看不出区别。沈丽说自 己不会做农活,爸爸妈妈也不让她做。览览览惟一的老年活动室

  2月19日下午3点,五丰村老年活动室。屋外是一条小河,因为附近要施工,两条装满泥沙的船只轰隆隆地响着等 待卸料。要方便的老人就在屋外的小水槽里就地解决。

  老年活动室2002年4月份建立,共有三间房间:棋牌室、录像室和小卖部,开设时间是上午11点到下午4点。

  棋牌室20平米的房间里放着8张方桌,十几个人会聚在3张桌子搓麻将。棋牌室左边的房子是录像室,屋内零乱地 放着几条长凳,一位负责清洁的中年妇女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康熙微服私访记》,摆在桌子上的《浙江日报》、《海宁日报》 却无人翻阅。

  管理员黄守根告诉记者,老年活动室每杯茶收费4角,其余不收费,尽管这样,来的老人一天也就三十几个,农闲的 时候人多一些。

  70岁的费关林老人告诉记者,老年活动室离村口太远,他宁愿去镇上喝喝茶。费关林的老伴则根本不去老年活动室 ,她宁愿走很长的路去烧香。

  黄湾镇上有3个棋牌室,近街口的那家收费是赢家出40元,输家不付钱,来这里更多的是年轻人和中年人。

  谁来关心农村文化

  2003年海宁市人大调研有数字表明,海宁市村级文化活动室普及率有70-80%,海宁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 的官员告诉记者,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很多村连最起码的老年活动室都没有。

  在2001年至2002年浙江省"整治社会风气、整治居住环境"的活动中,海宁市是嘉兴地区惟一的省级先进县 市,而火灾发生地黄湾镇还是海宁市科普宣传和有线电视教育先进乡镇。

  五丰村村长祝福金告诉记者,五丰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过年前村里还是投资300 0元买了一个按摩椅放在老年活动室里。

  2003年海宁市文化下乡演出共搞了187场,这些文艺小分队都是文体局组织群众演员参加的。然而,当文体局 的工作人员辛辛苦苦把演出搬到了乡镇,这才发现看的人寥寥无几。

  "基层文化设施已经瘫痪了,甚至不如60、70年代了。农村工作也比以前难做,土地到了农民自己手里,企业改 制,人际关系比以前更淡漠。"海宁市文化体育局副局长李关校感叹,"千条线、万条线,到了基层只有一条线!很多村子干 部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不要说搞文化建设了。还有观念的问题,谁来重视农村文化工作?举个很现实的例子,文化考核在市里 参评先进单位的100分里只占了5分。"

  按照1万个人配一个文化干部的标准,海宁市需要64个文化干部,这个岗位是非国家公务员的编制,工资也不高, 到现在为止,海宁市的乡镇一级基层文化干部连一半都没有配齐。

  这些年来,海宁市花1.3亿元建了一个浙江省最好的体育中心,另外还建了一个1万平米的文化馆,还准备建大剧 院和体育中心。但相比较而言,附近乡镇的文化设施却在萎缩。

  一位村民说,1980年代的时候,村里还常常请戏班子下来,村民也会到镇上去看电影,"后来家家都忙着挣钱, 也很少走动了,要发种子、打药水的时候就听听广播。"如今的五丰村,家家都有电视、电话和广播,2002年镇上的电影 院倒闭了,在电影院的旧址上盖起了新的镇政府。

  李关校介绍,许村镇永福村、一新村建了专门的"文化楼",有棋牌室、乒乓室 、读书室及其完善的健身设备,资 金是村里拿出一部分,村里的民营企业拿出一部分。但这些村子"文化楼"的维护也存在问题,比如说就有外来的打工者将" 文化楼"好好的一块招牌拆去卖掉。

  李关校的办公室新配了一台黑色纯屏的"DELL"电脑,他工作之余会上上网。"农村的老太太苦了一辈子,老了 后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老了还能上上网、逛逛街,她们能干些什么呢?"50岁的李关校说。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