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好莱坞“变脸”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12:04 青年参考 | |||||||||
制片人的一句话,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演员的命运和一部影片的成败——如果没有这句话,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经典 影片,原本应该是另一副模样。 本报特约撰稿乐欣 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名义上“明星制”统领一切,实际上是大制片厂操纵着“生杀
关键时刻,他们打了退堂鼓 请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坐在电影院的皮椅上,银幕上放映的是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望无 际的沙漠中,沙砾在酷日的烘烤下闪着黄金般的光泽……此时,一个身披长袍的人身骑一乘骆驼,缓慢地出现在地平线上。镜 头逐渐接近,这个人原来是——马龙·白兰度! 天!这是《阿拉伯的劳伦斯》吗?白兰度这个胖子跑来干什么?彼得·奥图尔呢? 先别忙着大喊大叫,这一幕,原本差点成为胶片上的真实。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OfArabia)这部上世纪60年代最伟大的作品开拍之前,制片人萨 姆·斯皮格尔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当众宣布:马龙·白兰度将出演片中的一号主角劳伦斯。 这一计划差一点变成现实。然而由于马龙·白兰度中途改变主意,转而主演了新版的《叛舰喋血》(MutinyO nTheBounty),制片人只好请来曾主演奥斯卡最佳影片《汤姆·琼斯》的阿尔伯特·芬尼。芬尼试了4天镜,然后 打了退堂鼓。他的理由听起来非常奇特:“我知道这片子能让我成为大明星,可我害怕随之而来的一切……” 一部大制作的影片居然成了烫手的山芋,导演大卫·里恩只好在片场先拍一些无关紧要的戏消磨时间。然而就在此时 ,他在一部名叫《英格兰银行大劫案》(TheDayTheyRobbedTheBankOfEngland)的影片中 发现了彼得·奥图尔,于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马龙·白兰度真的演了劳伦斯,也许对于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坏事。他本人可以因此挽救事业上的 一次巨大灾难(后来证明《叛舰喋血》是他最失败的作品之一),而对于《阿拉伯的劳伦斯》来说,至少马龙·白兰度发福的 身躯出现在地平线上,会比彼得·奥图尔稍微显眼一些…… 惧内的导演应该获奖 在《黑衣人》(MenInBlack)这部影片中,由汤米·李·琼斯和威尔·史密斯组成的“黑白老少”的黄金 搭配原本是不存在的。索尼公司最初所设想的,是由克里斯·奥唐纳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来扮演特工小J和特工老K。在影 片开拍前夕,这个患了严重“白化病”的组合几乎已经被所有主创人员认同。 幸好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是个有点惧内的人,索南菲尔德太太向他下达了明确的指令:“去请威尔!”他只好照办 。怕老婆的人往往善于想鬼点子,巴里·索南菲尔德在片场使了点坏,故意让克里斯·奥唐纳在镜头前出了丑,进而又丢了饭 碗,于是威尔·史密斯顺利上阵,接着他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搞出了局…… 应该给索南菲尔德两口子发个一吨重的奖章。否则,如果克里斯·奥唐纳上了银幕,《黑衣人》就会变成像《垂直极 限》一样半死不活,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嘛——他还是回去穿牛仔裤吧,黑衣人的制服和镭射枪实在不适合他! 施瓦辛格和杀手的“奇缘”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詹姆斯·卡梅隆和盖尔·安·赫德开始筹备划时代的科幻影片《终结者》(Terminat or)的时候,他们并没准备把机器杀手T800设计成一个彪形大汉。根据传统观念,一个杀手的形象应该平淡无奇,掉在 人堆里找不出来,这样他才有机会接近自己要暗杀的对象。 这一切从原理上讲无懈可击。但是,作为一部动作片,里面居然没有抢眼的主角,这种事情简直不可想像。詹姆斯· 卡梅隆为了完成这“不可完成的任务”绞尽脑汁。来自纽约的兰斯·亨利斯坦是他最中意的人选,但这不能让投资人满意。于 是他们只好改弦易辙,去找大块头了。 最初的候选人是曾扮演过大力士赫拉克里斯和电视版“绿巨人”的洛·费里齐诺。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他的话,接下来 登场的一位大汉你肯定不会陌生,这就是后来因杀妻嫌疑被押上法庭而搞得沸沸扬扬的黑人棒球明星O.J.辛普森(当时卡 梅隆一定是昏了头)! 最后的结果我们当然都知道了,来自匈牙利的世界健美先生阿诺德·施瓦辛格得到了那个角色。而卡梅隆“平凡杀手 ”的构想则在《终结者Ⅱ》中的T1000(罗伯特·帕特里克饰)身上得到了实现。至于兰斯·亨利斯坦,他也没有失望, 当卡梅隆两年后拍摄《异形Ⅱ》时,他在其中扮演了机器人“主教”。 “放鸽子”的轮回 派拉蒙公司曾推荐过无数明星来演《教父》(TheGodfather)里的迈克尔·科里昂,这其中有华伦·比 提、瑞恩·奥尼尔、罗伯特·雷德福……最后艾尔·帕西诺胜出。但是当制片人看到他的试镜画面时,他们不满地说:“他看 上去好蠢。” 这几乎已经等于“死刑”了。但是弗朗西斯·科波拉抢时间赶拍了“餐厅刺杀”一场戏,终于把艾尔·帕西诺从悬崖 的边缘拉了回来。 接下来我们又要看到马龙·白兰度了。那个时候他一直在拍烂片、耍脾气,终于把自己弄成了票房和片场的双料毒药 。派拉蒙公司曾特别警告科波拉:“不许去找白兰度演唐·科里昂!”但是科波拉用同样的方法说服了他们——他给白兰度化 好妆,在他的嘴里塞上棉花(令他的声音混浊如老人),让他念了剧本的头几句话,然后把拷贝放给制片人看。 但是两年之后拍摄《教父Ⅱ》的情况就没有这么美妙了。由于白兰度漫天要价,派拉蒙公司最终下定决心,用罗伯特 ·德尼罗换下了他。 纵观那个倒霉与辉煌交相显现的年代,马龙·白兰度以放别人鸽子始,以被别人放鸽子终,也算是走完了一个轮回。 备忘录: 经典影片“变脸” 《芝加哥》(Chicago) 定案:蕾妮·齐薇格、凯瑟琳·泽塔-琼斯 预案:歌蒂·韩、麦当娜 点评:如果维持预案的话,或者是奥斯卡奖改授麦姐,或者是整部电影败走麦城,不可能有第三种结局。 《毕业生》(Graduate) 定案:达斯汀·霍夫曼、班·麦克罗夫特 预案:罗伯特·雷德福、多萝斯·戴 点评:真换了后面这一对,就很难说谁去引诱谁了。 《莎翁情史》(ShakespeareInLove) 定案:格温尼丝·帕尔特洛、约瑟夫·费恩斯 预案:茱莉娅·罗伯茨、丹尼尔·戴-刘易斯 点评:后面这两位名声够大了,给年轻人让一让路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两个年轻人后来也再没拍出什么好片子来, 而且现在也不再年轻了。 《沉默的羔羊》(TheSilenceOfTheLambs) 定案:朱迪·福斯特 预案:朱莉安娜·摩尔 点评:2001年,我们看到了朱莉安娜·摩尔版的“特工斯达琳”,同时也深深地庆幸她没有早10年得到这个机 会。 《乱世佳人》(GoneWithTheWind) 定案:费雯丽 预案:凯瑟琳·赫本 点评:赫本被拒绝的理由是“你不像是一个会让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不知道“伟大的赫本”听到这句话会怎么反 应,换了我,气也要气死了。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定案:汉弗莱·鲍嘉 预案:罗纳德·里根 点评:这一预案曾存在的惟一证据,是华纳兄弟公司在筹拍阶段刊登出的一则广告。但由于它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几乎所有研究电影史的学者,都异口同声地把它归咎为排版错误。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