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巴塞尔--香港钟表业的去岁和今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1日08:36 青年参考 | |||||||||
李永青 去年一场SARS,令港商被禁参加全球最大的钟表展——巴塞尔珠宝钟表展,但香港钟表业并未因此被“打残”, 去年全年出口仍然增长了9%。相反,缺少了港商参加的巴塞尔展,就像没精打采的病人,魅力大减。“今年我们重返巴塞尔 ,好多高层都出面,好重视我们,虽然不能说是扬眉吐气,但再次证明了港商的力量不再被看低。”香港表厂商会首席顾
去年没有香港的巴展像个病人 一年前,瑞士当局以预防SARS为由,禁止港商参加巴塞尔展时,港商愤怒、无奈、失望。 曾经参加巴塞尔展览逾10年的林学甫表示,港商被拒绝参加展览后,巴塞尔展的入场人数创历年新低,由此显示香 港钟表界的实力,而港商今年不计前嫌,再次参展,亦让外国人看到港商的胸怀。 林学甫回忆,记得巴塞尔展览举行初期,港商积极参展,担任“开荒牛”,一步一步协助巴塞尔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钟 表及珠宝展览。同时,很多买家为了与港商做生意,才参加巴塞尔展,故港商成为支撑展览的主力之一。 然而,多年来巴塞尔展览当局却无视港商的重要性,去年更禁止港商参加,令人气愤难平, 更“离谱到”将香港馆搬到距主场馆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苏黎世,明显是歧视港商。因为无法参展,结果令港商拉队而 回。事后,香港方面向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主办单位索赔7000万港元。 香港贸发局表示,现正就临时协议内容,咨询有关行业的6大商会。同时他们将撤销因港商于去年4月被拒参展事件 而采取的索偿行动,但仍会就瑞士政府当日颁布的法令继续上诉。 今年从冷落到热情 谁也想不到,只是事隔一年,港商再次重返,不单是瑞士高官及巴塞尔展览高层亲自主持“香港馆”开幕礼,更因祸 得福,成功地争取到与主场馆仅十数分钟路程的6号馆作为“香港馆”,并且获得保证可以连用6年。 香港贸易发展局与巴塞尔展主办当局达成临时协议的要点主要包括:(一)香港参展商将返回巴塞尔新展馆展出;( 二)新展馆临近巴塞尔现有展馆,步行可达;(三)香港参展商可优先挑选新展馆场内位置;(四)以瑞士法郎计算,未来参 展费可保持稳定。 唐英年为1个新展览馆及“香港馆”主持开幕礼。今年本港共有300多家钟表及珠宝商参加香港馆展览。 短短一年内,港商的待遇变化如此之大,的确令人意外,亦令刘展灏感慨万分。“我们多谢香港政府、贸发局,还有 林天福总裁,他们都是在尽心尽力为我们争取。”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刘展灏说,“哪怕肉麻,都一定要讲声多谢。” 反思官商合作香港自创表芯 谈及港商在巴塞尔展的长远定位,刘展灏承认,经过去年被迫禁止参展一事后,业界已开始思考香港钟表业的未来发 展路向。 事实上,现时超过半数的香港钟表厂仍是从事原设备生产(OEM),但面对近年内地同业的激烈竞争,OEM业务 的利润已连年下跌,几乎已到减无可减的地步。 香港钟表业总会主席王乐得认为,要获得外国的重视,必须先要增加本身的实力,而研发表芯便是自我增值的重要一 步。 虽然港商获保证可在未来6年参加巴塞尔展览,但这并不代表从此风平浪静。相反,在2006年,香港钟表业将面 对另一个极具考验的挑战,因为瑞士业界届时或会限制机械表芯出口,若港商不急谋对策,最终只会任人摆布。 王乐得指 出,全球市场对机械手表需求逐年增加,但是表芯的供应却一直未能追上。因此,业界普遍相信,到2006年,瑞士国内表 芯市场在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将会减少表芯出口量。如此,将会严重威胁到每年产值超过400亿元的香港钟表业生存 空间。 应对产地来源准则改变 按照以往的产地来源准则,只要表芯在瑞士制造,便可视为瑞士生产的手表。手表的价格因此会较高。现在已有部分 欧美国家计划改变产地来源准则,采用手表装配地作为新的产地来源准则。这对港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因为现在大部 分香港公司的钟表,都在内地进行装配。若以装配地作为产地来源准则,很多表会一下子由“瑞士制造”变为“中国制造”, 价格一定会大跌,这将严重打击香港钟表的出口。 未雨绸缪。香港创新科技署曾组织香港钟表业界及研究机构,讨论在香港生产机械表芯的可行性,初步构思是,结合 政府、业界、大学及研究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发展表芯制造产业。香港政府日后可能会拨出款项作为启动资金,而大学和研 究机构则提供技术支援及咨询服务。届时,部分香港表厂会联合起来组建新公司,负责生产表芯或进行生产技术授权。目前, 正在研究这一计划的可行性报告,预期将在六七月份完成,争取在年底前开始筹备。 王乐得表示,虽然香港产力局已掌握了部分表芯的基础的生产技术,但欠缺表芯内部零件设计的工艺。因此,必须从 瑞士聘请有经验的技师来港。若这一计划得到落实,香港制造的第一只表芯最快可以在明年年底面世。 发展自建品牌迎挑战 面对挑战,刘展灏表示,港商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高增值业务发展,创造品牌或收购品牌发展。近年不少香港钟 表公司已收购了一些欧洲的二三线品牌,成绩不俗。 另一条路,就是将生产基地搬到成本较低的地方,如内地的中西部。但这始终非长远之计,因为进行价格战是内地同 业的强项,港商根本不是对手。 今年重返巴塞尔展览的港商,其普遍接单量都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30%,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已逐步复苏, 特别是美国市场的需求殷切,加上港产钟表以中等价位为主,正好切合市场的需要。 香港钟表业总会主席王乐得形容这次展览的生意“好好,简直忙到要飞起来”。参展港商在展览期间每天都从早忙到 晚,部分客户因无法在展览开放的时间见面,于是安排晚间在酒店见面。 王乐得承认,虽然这次参展商的生意有较大增长,但因原料价格上升,成品的单价下跌,对厂家的利润构成了一定的 压力,业界惟有靠薄利多销来维持。 据估计,香港钟表商每年从巴塞尔接到的订单,占其全年生意额的20%~30%。所以,去年港商被禁止参展,估 计可能损失了上百亿港元的生意。 幸而,一向以灵活闻名的港商主动出击,到欧美推销产品,故而去年香港钟表的销售额不跌反升,比2002年增长 了9%,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 刘展灏表示,去年因SARS而无法参展,很多港商都派人到欧美上门推销产品,非常辛苦,最终追回了几成生意, 加上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好转,生意额突然大增,令很多公司得以“全年打平”,甚至比2002年的业绩还有所增长。 (据香港《文汇报》)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