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与公司共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52 青年参考

  [美]奥瑞森·马尔腾

  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你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 、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 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还是会故意捣乱,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如果指
联想夏令营口号征集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眼急手快连连看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责无关痛痒 ,人们就不断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

  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法办逃避责任。“免罪”理论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行为的深层原因。免罪理论的内容如下:

  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逃避责任的伎俩,并分析其内在的含义: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辞令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 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这种心理强化使得这 些借口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类“免罪”的借口经常能够获得部分或完全的成功,否则,人们就不会使用这种手段了。

  为了免受谴责,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 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了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 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一定要克服这种本能的驱使。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