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司共命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09:52 青年参考 | |||||||||
[美]奥瑞森·马尔腾 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你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 、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 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还是会故意捣乱,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如果指
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法办逃避责任。“免罪”理论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行为的深层原因。免罪理论的内容如下: 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逃避责任的伎俩,并分析其内在的含义: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辞令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 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这种心理强化使得这 些借口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类“免罪”的借口经常能够获得部分或完全的成功,否则,人们就不会使用这种手段了。 为了免受谴责,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 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了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 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一定要克服这种本能的驱使。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