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张爱玲和现在想象的不一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1:26 外滩画报 | |||||||||
访“张派”传人李君维先生 外滩记者 刘莉芳/报道 似乎随着张爱玲的远去,与她有关的一切,除了书本本身,都在决绝离去。与张爱玲交往颇深的著名红学家宋淇先生 在张爱玲辞世的一年后,也病逝于香港,享年78岁。1994
张爱玲本就性格孤僻,交友不多,在有限的朋友群中,有人故去了,有人风烛残年,而有人却因各自的原因不愿开启 尘封记忆。 9月2日,在张爱玲研究学者陈子善的帮助下,记者终于联系上和董乐山同去拜访张府的"友人"--82岁的作家 李君维先生。李君维先生生于上海,1950年便去了北京。电话里,李君维先生的普通话还带有上海腔,"我见过张爱玲两 三面,没有太深入的交往,我和张爱玲的朋友炎樱是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张爱玲半途就辍学了,炎樱读到毕业为止,接触比较 多。" 李君维先生是继张爱玲之后,在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上海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作家。1948年他的短篇小说集《 绅士淑女图》出版,这部着眼于表现中国家庭和人生在传统与现代转型中的情感百态的作品,气质上近似张爱玲的作品,于是 就有评论册封李君维是"张派"传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德威教授更是其中坚决的提出者。 事实上,这位"张派"传人的年龄仅比张爱玲小一岁,校园里和张爱玲的擦肩不在少数,"张爱玲在学校里,从不参 加什么活动,跟同学也很少来往。她人长得挺高的,这点让她蛮引人注意的。后来才知道她会写文章,当时就知道有这么一个 人。"李君维与热情外向的炎樱倒是交往颇多,后来就是通过她,和张爱玲见了两次面。 李君维1945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同年也开始了散文、小说创作。在《幸福》、《宇宙》、《小说》等刊物上陆 续发表了不少作品,"那时我挺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单是好奇,"终于1947年在炎樱的撮合下,李君维和董乐山一同到 常德公寓拜访张爱玲,"那时没抱什么目的,就是看看。" 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文坛,张爱玲沉寂了将近两年,针对她的评论贬大于褒,直到1947年,凭借电影《不了情》 ,她才渐渐回归文坛,"那时的情况挺复杂,不像现在这样一边倒,那时的张爱玲和现在想象的张爱玲不一样,并没有人认为 她多么了不起,只是有那么一个作家,有一部分人喜欢,甚至有的人还看不起她,一方面是因为她在沦陷区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另外又有胡兰成的关系,所以几乎没有比较正统的人公开说欣赏她。" 在李君维印象中,1949年以前评论张爱玲的文章并不多,即便是呵护张爱玲如柯灵这样的人物,也就是做点"实 事","柯灵只是发表张爱玲的小说,只用笔名写过评论,但遭到很多批评的声音。还有《大公报》的洪升,他露了一下子赶 快就缩回去了。当时他在《大公报》编戏剧电影,逢《太太万岁》上演,张爱玲写了散文,文章写得蛮好,洪升欣赏她的才就 登了,结果又是有好多文章骂洪升,洪升后来又写了一篇文章,好象有点检讨的意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次见面是礼节性的,"那时的常德公寓看起来整齐、像样,中上人家的样子。那次聊得不长, 最多一个小时。" 第二次见面很快来到,也是在1947年,地点改在炎樱家里,"那次我想请张爱玲写篇文章,结果文章没有写成。 "在这次见面,李君维和张爱玲聊得多了,还聊到服装这个话题,这在发表于1947年的《张爱玲的风气》一文中也有提到 ,"其实张爱玲没有真正创造过什么时装,可是我们把稍为突出一点的服式,都管它叫'张爱玲式'。 有一次我问张爱玲:'短棉袄是您第一个翻出来穿的吧?'她谦逊地说:'不,女学生骑脚 踏车,早穿了。'这是我们目之为'怪'的一点,就是张爱玲喜欢穿'怪&ap os;衣裳,其实她之穿'怪'衣裳,也多少含了点玩世不恭的态度。她有一件装竹圈的大衣,底下鼓 出来像一个皮球,一天在炎樱家问起她,她说那个竹圈已经拿掉了,说的时候漠不关心,一如说着旁人的事。正如章太炎喜欢 偶然用古字一样,无非是文字的化妆而已。无论如何,张爱玲虽不欲创造一种风气,而风气却由她创造出来了。" 李君维的这篇《张爱玲的风气》被陈子善评价为"四十年代张爱玲评论'最美的收获'之一, 其重要性决不在迅雨、胡兰成诸作之下。" 1947年12月,张爱玲的第二部电影《太太万岁》公演,和《不了情》一样,仍由文华影片公司制作的,"当时 是应龚之方(负责文华宣传)之约写的,但并不是刻意写的,我当时看了挺欣赏的,才会写。我觉得,它在当时国产电影里水 平还是比较高的,拍得蛮流畅。" 82岁高龄的李君维先生成名于张爱玲时代,也见证了张爱玲时代,尽管他并不认同"张派"传人的身份认证,但是 因为张爱玲,他应被更多地感谢。去买米买菜,10斤的米?? 张爱玲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第一封投稿信 1929年张爱玲9岁,还没有进学堂。没进学堂的原因其实是父母对教育方式的严重分歧所致,父亲张廷众坚持用 私塾教学,但在英国游学四年的母亲黄逸梵则坚持要把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僵持到张爱玲10岁那年,张爱玲才被母 亲硬塞到黄氏小学,插班六年级。 在张爱玲的第一封投稿信上,她写道:“记者先生:我今年九岁,因为英文不够,所以还没有进学堂,现在先在家里 补英文,明年大约可以考四年级了……”小小年纪的张爱玲已经懂得遮掩,她的投稿信写得还是礼貌有加的,“前天我看见副 刊编辑室的启事,我想起我在杭州的日记本来,所以寄给你看,不知你可嫌太长了……” 首次公开发表小说 1943年5月,《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在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第二期,这是张爱玲首次公开发表小说。此后 的两三年是她的创作丰收期。 1955年离开香港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1955年一个秋天的傍晚,35岁的张爱玲乘“克利夫兰总统”邮轮离开香港去了美国。此照摄于离开香港前。当 时前去送行的只有宋淇夫妇(宋淇:香港著名红学专家,已去世),后来他们收到张爱玲长达6页的信:“别后我一路哭回房 中,和上次离开香港的快乐刚巧相反,现在写到这里也还是眼泪汪汪起来。” 最后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摄于1994年被台湾《中华时报》授予终身成就特别奖之后,这也是张爱玲的最后一张照片。这一年,张 爱玲的《对照集》由皇冠出版集团出版。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