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调查》专题 > 正文

央视《新闻调查》:远去的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7:36 央视《新闻调查》

  总制片人:梁建增 赵微

  制片人:张洁

  编导:陈新红

  出镜记者:敬一丹

  摄像:孙海南

  录音:呼和

  配音:姚宇军

  责编:杜晓静 王琦冰

  合成:吕钢

  策划主管:吴征

  执行制片人:汪力

  监制:李挺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人物

  江玮:杨愈青的同学

  李珂:杨愈青的同学

  杨愈青的男朋友

  杨愈青的母亲

  曹培珍

  费立鹏: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

  演播室:一年以前,我国南方某知名高校一名女研究生选择了以跳楼的方式结束她24岁的年轻生命,她的轻生不仅给她的亲人和朋友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还导致了各样各种的议论和猜疑。一年来,她的家人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今天她的母亲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我们的节目。讲述一个隐藏在心中六年之久的秘密。

  解说:2003年9月8日上午,上海某高校一名叫杨愈青的女研究生从该校留学生楼的23层坠楼身亡,她为什么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来自己年轻的生命呢?事发后,人们对此有种种猜测,但是谁也不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

  江玮:突然就有人跟我说她自杀了,我第一反映就是她失恋了。

  李珂:第一反应也是跟别人一样,想到会是她男朋友,因为她第一次恋爱,后来觉得也没有一个可以说服我们大家的一个理由。

  解说:杨愈青是不是为情而亡呢,我们找到了杨愈青曾经恋爱的男朋友。

  敬一丹:我很想从里了解到,你们之间的感情有没有过波折,中间有没有恋爱中断的那种情景呢?

  杨愈青男朋友:老实说,我跟愈青之间的感情一直都非常好,可以说我和她实际上都是第一次谈恋爱,就是说,比如说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就算是最后的一段时间,感情都一直非常好,她(2003年)9月8号去世的,我8月19号还跟她一起回的青岛,我们从8月27号从青岛回上海,我们基本上,每周大概可能也见两三次面吧。

  敬一丹:那你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哪一天呢?

  杨愈青男朋友:最后见到她是在(2003年)9月6号。

  敬一丹:就是9月6号、7号,她生命最后那两天,你感觉她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

  杨愈青:我看她情绪还是挺好的,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波动。9月8号按照原先的安排,应该是到《解放日报》去实习的,那天我晚上发短消息给她,就说叫她早点睡,明天还要到报社去,那天她也没给我回,后来到9月8号她就再联系不到了。

  解说:杨愈青已经拥有了爱情,而且研究生也即将毕业,从常人的眼光看,她有充足的理由来憧憬未来的生活,然而她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江玮:到后来这件事情也一直没有得到证实,因为我后来,就是她出事的时候我还在新加坡,我并没有跟她父母有机会接触,没有什么渠道来证实这件事。

  解说:杨愈青自杀一年后,有关她自杀的真正原因最终由杨愈青的母亲来揭开,那么是什么阻碍了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不可说出女儿自杀的原因呢?

  解说:2004年11月10日,在我国150多名高校教师参加的“大学生抑郁与自杀的预防预处理培训班”上,杨愈青的母亲终于说出了女儿自杀的原因。原来杨愈青长期患有抑郁症,最终无法忍受痛苦的精神折磨而自杀身亡。

  杨愈青的母亲:长期以来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社会舆论往往把这类病人叫做神经病、文疯子,使他们内心笼罩着极大的压力,特别像我女儿这种大学生或研究生得了这种病压力更大,生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瞧不起。

  解说:杨愈青走了一年多,但现在只要一提起女儿,母亲仍然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敬一丹:走到公众面前讲自己的经历,你要忍受一些痛苦?

  杨愈青的母亲:是的。

  敬一丹:我挺想知道您中间这种转变?

  杨愈青的母亲:就是说,当然了。我女儿自杀之后,我们非常羞愧,首先这个羞愧、内疚,怕人家议论,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就躲避所有的亲朋好友,就是说这个事情处理完,我们到烟台去住了一个月,到了老年公寓,我们也不回家,我一直是不想叫他们知道,为什么我女儿出现这个问题,但是我心里又不甘心,我觉得我女儿就是一种病。一方面我要把我女儿这个事说出来,我想说出来,因为我觉得女儿,像这种孩子太可怜了,太可怜了,就是说在每个人身边,我觉得都可能有这种可怜的孩子,就是说她曾经做过挣扎,她也努力过,确实是做过不懈的努力,也挣扎过,确实病魔把她夺去生命了,不要用别的方式说她是软弱了。

  解说:1978年,杨愈青出生在青岛市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作为独生你的杨愈青从小聪慧,学习努力,1997年,她以青岛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某大学的新闻学院。

  敬一丹:什么时候?她多大的时候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呢?

  杨愈青的母亲:我发现她抑郁的症状就是在高考差一个月,出现了一个因为保送的问题,学校有这么一个插曲,学校出现了一个问题,保送当时学校已经通知她了,叫她去上北外,教导主任说是你,你可以去了,因为前边都走了。她就非常高兴来家说,妈妈我学校推荐我到北外了。我们家里非常高兴,这个孩子这是多少年来盼望的一件事情解决了。

  解说:杨愈青和父母都沉浸在被保送上大学的喜悦之中,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

  杨愈青的母亲:不让她去了,叫别的同学去了。

  敬一丹:就不再保送她了?

  杨愈青的母亲:不保送她了,不推荐她去了。

  敬一丹:你女儿情绪上的变化,就出现在这个时候?

  杨愈青的母亲:开始害怕了,开始哭了,天天哭,就是藏着哭,而且我早晨起来,看她自己用手把这个地方咬了好多牙印,非常深,我拉着她的手,我说孩子你怎么了?她说妈妈我就是非常难受,非常难受。我就怕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受到打击,经常安慰她,不敢和她说学校不好或者是这里边有什么问题。

  解说:由于保送事件的打击,杨愈青的成绩有所下降,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杨愈青的母亲:我和她爸爸就非常害怕了,就是不能沉浸在这个痛苦当中,我们父亲两个直接到学校去找校长,把这个厉害关系跟他说了,校长说那么我就到海洋大学,去和校长谈一谈,把你女儿推荐到海洋大学算了,她爸爸也很同意,觉得不要考了,孩子不要过这关了。

  解说:杨愈青一直学习勤奋、成绩优秀,生性好强的她并不乐意随便保送进入一个大学。

  杨愈青的母亲: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一看我女儿眼睛红红的,整个脸都哭了,一看是哭了一宿,她就和我说妈妈你有没有点粉,我要擦一擦粉,把自己哭的要遮盖一下,我就很难过,我就问孩子,我说孩子,那么你是不是不愿意到(青岛)海洋大学去啊?她说妈妈,我不想去(青岛)海洋大学。她说妈妈那么你说,我考上青(岛)大(学)行不行?我说行,孩子,行,行,只要你有大学上就行,妈妈无所谓的。我女儿说,那么妈妈,我不想去海洋大学了,我想自己考,我一看孩子这个思想很坚定了,我就和她爸爸说,你给你给她推了,一定要推了,不去了,不去了,咱们不去了。

  解说:临近高考,杨愈青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投入高考最后的冲刺。1997年的高考成绩发榜了,杨愈青没有想到她考了青岛市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敬一丹:你们一家三口知道她考了青岛第一名,上了一个好大学肯定的了?应该是喜出望外。

  杨愈青的母亲:喜出望外。

  敬一丹:这时候她的情绪应该是一直是好下去啊?

  杨愈青的母亲:我们都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们回家的时候,我对象(丈夫)说,哎呀,小状元回来了。他这样高兴地说。我们也都非常高兴,高兴以后就去报(志愿)了。

  解说:杨愈青报的第一志愿是上海某大学的新文学,就在等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杨愈青所报的学校与山东省招办之间,因招生的有关问题没有达成协议,致使录取通知书迟迟没有送到她的手中,杨愈青又陷入了焦虑之中。

  敬一丹:这个时候她出现的焦虑是什么样的具体症状?

  杨愈青的母亲:每天都自己出去,上海边散心,因为她报了一个很高的学院,如果考不上的话,没有大学接着我,有没有接着我的地方,然后她不停地打电话。

  敬一丹:她这个电话是打给招生部门吗?

  杨愈青的母亲:不是,就是给学校也打,老师也打,有时候老师就说,这个孩子给我打电话一个多小时,同学一见她说,杨愈青你有什么担心的,你考那么高的分,你担心什么呀,她就是有这么一个阴影一开始。

  敬一丹:她过去的焦虑过去了,新的焦虑又来了?

  杨愈青的母亲:又来了,对。

  敬一丹:在等录取通知书时又一次出现焦虑?

  杨愈青的母亲:对。

  敬一丹:这个时间有多长呢?

  杨愈青:20天左右,焦虑,非常焦虑。因为她完全可以,她的通知书应该来了嘛。

  敬一丹:那这20多天仍然是熬着过来的?

  杨愈青的母亲:熬着过来的,每天都是看看送信的,当时是送信吗,发到你家里。

  敬一丹:她始终是没有安全感?

  杨愈青的母亲:没有安全感。对,对,这个问题没有安全感。如果我考不上这个大学,是不是还能找一个别的工作,我就不考大学了,她当时有这个想法的。

  解说:杨愈青只能在焦虑中期待着录取通知书,日子一天天的熬过去,距离入学报道只剩下十天的时间,她终于等到了这封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敬一丹:最终当通知书来了的时候呢?

  杨愈青的母亲:她抱着我,妈妈,抱着我,哎呀,我终于考上了妈妈。抱着我,其实经过这么多磨难,我就笑不出来了,我当时按说应该很高兴,我笑不出来,她抱着我跳的时候,我笑不出,我叹了口气,我叹了口气,哎呀真是不容易。

  解说:马上要到南方去上大学了,杨愈青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几天,她又因为临行前和同学谈起专业的选择而让自己的情绪再一次陷入低谷。

  杨愈青的母亲:人家是考了一个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校,谈起来好像他这个将来有出路,她好像她自己考虑,她这个是不是挺空的,搞新闻,她自己有这么一个念头了,就开始埋怨我了。妈妈你应该给我把一下关,我自己愿意报新闻,你们就说新闻。我知道她这句话好像有点不讲理了,我就跟她讲。你考上了你先去上,你讲话的工作还有四年嘛,变化很大的,你先上大学,谈通了她自己好像也释放了。不行,过了晚上睡一宿觉,第二天又不行了,又重复到她自己这个路子来了。

  敬一丹:这的孩子心思很重?

  杨愈青的母亲:很重的。我忙着给她准备行装吗?她的被、褥子那会儿学校还不管,我自己节她缝被、缝褥子,我在那儿忙得要命了,她就和我谈,谈把我气得,我就实在觉得不可理喻这个孩子,咱们经过这么艰难地努力,她也这么多努力这么多曲折,我们终于达到我们的愿望了,这一步已经成功了,你还叨叨什么,我就不明白了,非常不明白,就是说我觉得不可理喻了,我就上去打她两拳,我是不打孩子的,打她两拳以后,按照正常的情况,她应该到她房间,关死门不理我,她又和我再说,妈妈我还是要和你谈一谈。我知道坏了,我怎么这个女儿,非常违反她以前的规律了,我说孩子你不对了,你这样做是不对了,我就担心,开始担心了,非常担心,觉得我女儿出了问题了,因为我也没有能力给她解决这个问题了,我的能力这个水平,达不到给她做思想工作的水平了。我说不行了孩子,你这是你不对,我们要找一个心理医生了。

  解说:杨愈青和母亲开始四处寻找心理医生,由于当时青岛还没有正式挂牌的心理专家,他们只好找了一个用针灸做心理治疗的大夫。

  敬一丹:您第一次去见心理医生,是个什么情景呢?

  杨愈青的母亲:我不想让很多人知道嘛,再说我女儿第一名这个事情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挺出名的在青岛,我不想叫人家知道,我女儿考上大学出现这么个问题,找心理医生,总觉得这不是个好事,我说能不能找一个单独的房间和你谈谈。他说你怕什么,没关系的。我说还是因为我女儿的情况,还是单独说一说。在我一再要求下,他把门关上了,我就把所有的这些事全和他说了以后,他说你受到大悲大喜的刺激了,根本没给她做什么心理咨询,马上开始针灸了,针灸三四天,我看一点效果都没有。

  敬一丹:你女儿一直在配合吗?

  杨愈青的母亲:配合,她也非常想治好这个病,因为马上要进入大学了,要去报到了,怎么办?放弃吗?请假吗?我也矛盾。是不是放弃还是请假?我一看不行,我有到了青岛青医去神经科看,那儿没有心理咨询。他告诉说你最好到精神病医院去看一下。当然这个打击非常大,一听精神病医院,尽管这个名字打击很大,我还是带着我女儿去了,我想虽然是她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我觉得在她精神上打击是很大的,以后又听到青医旁边有两个专门做心理咨询的,我们又去到那里咨询,这才好像是走入正规的心理咨询。到那儿以后,他给我讲她是出了心理(问题)。给她用药物了,用药物治疗了,那个药就是治抑郁的药物了。

  解说:杨愈青和母亲从心理咨询大夫那里了解到抑郁症是总常见的心理问题,它是一种对人的躯体、思维、感受和行为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疾病,但这是一种能够治疗的疾病。

  杨愈青的母亲:我还问他(心里医生)我这个女儿是请假呢,还是继续上学?他说那你考上了你还是去吧,到上海去看看这个病。他给我做了指导,我才下定决心要到上海去,而且他说这个药吃完,吃了以后半个月就好像就有效果了。

  敬一丹:你女儿是带着药,带着心理咨询医生的指导去报到的?

  杨愈青的母亲:是的,到学校去报到的。

  解说:杨愈青的母亲送女儿到大学报道后,立即赶往有关医院为女儿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与治疗。

  敬一丹:她每次去看病的时候,她跟同学怎么说?

  杨愈青的母亲:不说。要两小时才能到心理医院,她早晨五六点就要起来。

  敬一丹:她在一个寝室里,五六点钟她起来,她跟同学怎么解释?

  杨愈青的母亲:说到她姑姑家,或者说到别的地方去,她总是瞒着同学的。

  敬一丹:同学在一个宿舍近距离接触的同学都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杨愈青的母亲:都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敬一丹:那心理医生对她有多少了解呢?

  杨愈青的母亲:不了解,我们是化名。

  敬一丹:为什么要用化名呢?

  杨愈青的母亲:当时是精神病医院呀,我觉得当时根本不能和学校任何人说,当时那个心情,当时社会无形的一种压力,反正不能和学校说,我觉得是绝对不能,连我自己的亲戚我都不说。

  敬一丹:为什么?你觉得如果说了的话,在学校说了的话怎么样?

  杨愈青的母亲:我觉得受到很大的歧视。我女儿能受到歧视,我女儿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家庭生活都能受到歧视

  敬一丹:那如果在亲友中说了呢?

  杨愈青的母亲:我也怕他们当做一个非常一惊一乍的议论,哎呀她得精神病了,我怕他们这样议论对我女儿不好,因为我总是觉得怕他们这样说了以后,说话不小心带出来,给我女儿增加压力,我当时一直是出于保护我女儿的思想,我才不说呢。我母亲都不说,任何人不说,我自己顶着这个压力。

  敬一丹:那只有你一家三口知道?

  杨愈青的母亲: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和心理医生(知道)。我女儿当时就说,妈妈我说话的心里话只有和你和大夫才能说我心里的话。

  解说:杨愈青经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她又能正常的学习了,母亲看到女儿适应了新的环境就回到了青岛,但她每天还要和女儿通电话,关注她的病情,开学刚过了一个多月,女儿不断地打来求助电话。

  敬一丹:她给您打电话的时候都跟您说什么?

  杨愈青的母亲:她说妈妈我特点非常孤独,觉得非常孤独,我非常难过,非常难过。在电话里我听她说几句话就不多了,我就知道她哭了,她一哭,我对这个女儿非常心疼,她一哭我心里非常难受。

  敬一丹:这次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她感到痛苦是因为人际的问题,还是课业的问题?

  杨愈青的母亲:人际的问题。

  敬一丹:就是她上大学以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杨愈青的母亲:遇到人际问题,突然觉得宿舍的同学全不和她说话。

  敬一丹:是她觉得?

  杨愈青的母亲:是她觉得,实际上人家根本没有这回事的。

  解说:李珂和杨愈青大学四年都住在同一个寝室,在她的印象中,杨愈青的的并个比较内向而且封闭。

  李珂:我们六个女孩子,差不多没过多久就玩得挺好,但是愈青属于好像很难融进来,然后也没什么话跟她交流,她也没什么话跟我们太多地去说,当时觉得有点怪异。

  杨愈青的母亲:她一生病就想把自己藏起来,她有这么个问题,抑郁症,所以说我为什么要说出来这个病,大部分人是不了解抑郁症这个事情,你和她说话她也不愿意和你说,她是自我为中心,光想自己那点事,所以说只要她不和别人说话,人家也不和她说话,就形成这么一个局面,所以她就觉得很孤独。

  解说:杨愈青的同学江玮回忆说,刚进大学大家都有一种失落感,这也是杨愈青感觉孤独的一个原因。

  江玮:可能刚到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是一个相当优秀的班级,但是我们班荟萃了不少各个省的状元、保送生、学生会主席,这种情况的孩子特别多,可能一下子过来以后,很多人都要重新适应,重新找一个自己的坐标,我觉得她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其实可能同学并没有给她施加压力,但她自己也许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因为她肯定也在青岛的时候,也是那种成绩特别优秀的。

  解说:刚上大一时,杨愈青给母亲写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了她的心理压力与失落感。“高考过后,我一直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仍是那样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所以好多事已不会应付了,变得特别软弱,总是想逃避压力,而不是积极地去面对,再加上学校的确是荟萃

  精英,虽然我早已准备,可一下子与他们相处起来,还是会有一种失落感”。

  杨愈青的母亲:她经常犯病,跑到银行或者是图书资料室把自己藏起来。

  敬一丹:怎么藏起来?

  杨愈青:比如说她跑到资料室,我说你跑到资料室干什么?她说我装着看书,把自己挡起来想我的心事。或者是跑到银行沙发上睡觉,就想把自己藏起来,很难过,这个病是非常非常痛苦。

  敬一丹:她犯病的时候,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倾向?

  杨愈青的母亲:对,有的。

  解说:抑郁症有轻重之分,平常有抑郁倾向但能正常工作和交往的是轻度抑郁症,多数时间有悲伤、无助、自卑、睡眠不好等症状,而且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是比较重的抑郁症。

  敬一丹:你觉得她发病的时候和不发病的时候,看起来是两个人吗?

  杨愈青的母亲:简直是两个人,最后老师给她的结论也是,谈笑风生,而且她一说话,全都惹得很多人哈哈大笑,经常的,只要她吃了药吧,态度很僵,脸上深深地痛苦,她自己的描述就是炼狱般地痛苦,当时我也吃不透,她到底痛苦到什么程度,只是说她给同学的信,给我的信都是妈妈我在炼狱的痛苦当中渡过每一天每一天。

  敬一丹:现在我们想象,她大学几年是怎么过来的,一直是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吗?

  杨愈青的母亲:对,痛苦一直,这四年一直,这四年刚才您谈到,她发病的诱因通常是由于人际关系,有没有别的原因?比如说课程、考试,有没有其它的原因呢?

  杨愈青的母亲:在大三她犯了一次病,计算机入门她不及格,她就需要补考,两次补考没有过,第三次如果补考再不过的话,她就没有学位了,当时面临着这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她就非常着急,她犯病简直是吓死了,妈妈我脑子不会动了。我也担心,我就过来了,过来陪着她,我想我鼓励鼓励她,没人安慰她。

  敬一丹:后来怎么缓解的?

  杨愈青的母亲:就是说我每天陪着她,到学校附近有一个计算机班,每天晚上9点开课,冬天嘛,我就站着等,我穿着大衣等,5分钟出来了,她说妈妈没有用的,我不能集中精力。因为她这个病的特点就是不能集中精力,5分钟就出来了。但是我还是每天坚持叫她去,每天送她到复习班去,过几天她说妈妈效果还不错,我今天能集中10分钟的精力了,她说我每天如果能集中10分钟的精力,我就能过了。

  敬一丹:最后过了?

  杨愈青的母亲:过了。考八十几分还挺好的。

  敬一丹:又一关,那么到临近本科本业的时候。

  杨愈青的母亲:本科毕业她就考虑,她回青岛她自己说,妈妈你看我大三了,我还没有治好这个病,妈妈大三了,我还没有控制住我这个病,还是犯,我回青岛医疗条件肯定是不行,而且那个圈子也很小,我经常到精神病院肯定人家都知道了,她说我还是留在上海吧。她这样和我商量。她说这样惟一的出路,我还想在学校呆几年,把我的病彻底治一治,治一治巩固巩固,我才能踏进社会,毕竟学校这个地方,我生病我可以藏起来,等病过了以后,我还可以把功课补齐了,到了单位可不是这么回事了。我一想我现在没有主意了,孩子的主意就是我的主意了,我说你能考上研究生?她说我试试吧。她说我试试吧。所以她大三就开始复习。

  敬一丹:她考研究生顺利吗?

  杨愈青的母亲:非常顺利,非常顺利。

  敬一丹:这一年就是这孩子的功课一直不是个问题?

  杨愈青的母亲: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除了保送的几个,她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生的。

  敬一丹:很难想象一个内心这么煎熬的一个人,能那么顺利地考上研究生?足见她天子非常好,非常会读书,非常会考试。按说她考上研究生以后,药物又能帮她稳定病情,她就应该很顺了。

  杨愈青的母亲:很顺利了。

  敬一丹:这段时间她整体状态怎么样?

  杨愈青的母亲:很好,非常好,这是她大学当中最辉煌的一段。

  解说:杨愈青读研究生后,性格变得开朗多了,她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并成为其中的骨干分子。

  敬一丹:在这种时候她有没有遇到她喜欢的男生?

  杨愈青的母亲:遇到一个。

  敬一丹:她告诉您吗?

  杨愈青的母亲:告诉的。

  敬一丹:您怎么说?

  杨愈青的母亲:我当时担心她的情绪问题,不想叫她过早介入,我说你的病稳定一下以后,再谈恋爱,有的。

  敬一丹:她听话吗?

  杨愈青:听话的。

  敬一丹:如果您不跟她说,你这时候有病不要谈恋爱,你觉得她会去谈吗?

  杨愈青的母亲:我觉得她也不行,因为她自己把这种病看得比我看得重,她自己的压力比我大,她不会。

  解说:杨愈青的内心除了病魔的压力更有不愿屈人后的心理重压。她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妈妈,真没办法,你不想让我成为女强人,但我心里就是一心向上,任何儿女情长,或什么纸醉金迷都满足不了我”。杨愈青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但长期的抑郁使她无法排解内心的寂寞。

  敬一丹:在这个五六年的时间里,你有没有跟女儿谈过生死?

  杨愈青的母亲:2002年她写了一个条子给心理医生说,门外同学们看世界杯足球赛的呼声此起彼伏。她写了那么一个纸条嘛,可是我自己独自在宿舍里,在哭泣,在绝望,我活不下去了,期望你救救我。就是大体这么一个纸条,因为她这个病老不好,她自己掌握不住自己她想死了,她说妈妈我就要想到死了,她说想到死,但是我一想到,你们两个活不下去,没法受社会舆论,所以说我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她这样说的。

  敬一丹:你们第一次谈生死的问题,这时候她二十几岁了?

  杨愈青的母亲:23周岁。

  解说:抑郁症患者最严重时对生活失去兴趣,反复出现死亡和自杀的想法。杨愈青曾写到:“寂寞,这绘制不屈的幽灵,今夜又来拜访我,厌倦了生命,厌倦了生活,厌倦了一切的一切,我突然很想敲去键盘,让风吹散心中的愁绪,为什么我这样挥洒自己的亲春呢?”当杨愈青透露出想离开人世的想法后,母亲立即把她带到北京进行两个月的治疗,后来她的病情有了好转。

  杨愈青的母亲:她病一好了就说,妈妈我要坚强,我要坚强。因为看到很多同学打工,不需要家里寄钱了,她说回去我要自己打工挣钱。她这个病一好了就是说非常自信,而且觉得她什么都能干了。她说我要回去自己打工挣钱,不要妈妈的钱了,我说话是算数的。确实是研究生这两年,她没有问我要一分钱。

  敬一丹:做什么呢?

  杨愈青的母亲:做一个房地产咨询的东西。

  敬一丹:足见她是相当有能力的?

  杨愈青的母亲:走向好的,就是好了。在我来说,我心情已经放松很多了,在这期间又碰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她非常满意,不但从外形从各方面,她非常满意这个爱情,她自己写了好几个诗说,大概我这么几年的单纯,所以老天赐给我这么一个好的男朋友。

  敬一丹:后来呢?

  杨愈青的母亲:一直谈着嘛,和这个男朋友关系发展一直很稳定,她就回家了,回家这是她最幸福的一个春节回家。

  敬一丹:您是说2003年的春节?

  杨愈青的母亲:对了,2003年她是最幸福的一个春节,最好的。

  敬一丹:您从哪儿看出这个?

  杨愈青的母亲:因为她非常高兴,老是和她男朋友打电话,因为我们家客厅很冷,她自己一个房间,有时候她男朋友早上来电话,她不穿衣服,就穿着睡衣,跑到地毯上,电话在沙发旁边,一个地毯她就裹着,她跑这儿打电话那么长时间,我害怕她冷,就拿一床被把她裹起来,她就裹着被躺在地毯上和她男朋友打电话,非常高兴,非常幸福,完全是进入一个热恋的状态,非常高兴。我也很幸福,我女儿终于找到她自己心仪的人了。

  敬一丹:你女儿沉浸在幸福当中,我们好像都能看到她的样子,这时候你感觉到,你们俩关于生死的谈话已经离得很遥远了?

  杨愈青的母亲:非常遥远没有了,我也很幸福。

  敬一丹:可是就在几个月以后,女儿就出事了。

  杨愈青的母亲:对。

  敬一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杨愈青的母亲:本来就是说五一她带男朋友回来,这时非典,学校不准放人,8月份回来她就有抑郁的症状,我又看出来了。

  敬一丹:您怎么看出来的?

  杨愈青的母亲:因为她不自信了,因为马上就要实习了,实习就是定工作了,她就忧郁了,她就开始有心事了,她男朋友也说就是没有自信,就是没有自信,老是这样说她。

  敬一丹:她男朋友不知道她有抑郁的?

  杨愈青的母亲:不知道,当时我们也确实认为治好了,因为上北京这次我们认为她治好了嘛。

  敬一丹: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愈青的母亲:发生了这个事情就是说,她又犯病了,这次犯病对她打击是致命的,因为她所需要的全有了,研究她有了,爱情又是她非常满意的,所有有了她怎么又犯病了,这次对她生病是一个非常非常致命的打击。

  敬一丹:那就是说,在你女儿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并没有发生什么突发性的,很剧烈的带有刺激性的事情?

  杨愈青的母亲:没有,星期六晚上她就睡不着觉了,她犯病了。犯病最大的特点,是晚上睡不好觉,早上早醒,这是她病的特点,她一宿没睡着觉,一宿没睡着觉,吃了一片安眠药还没睡着觉,她就担心了,因为星期一面临着他要到《解放日报》去实习嘛,实习期就决定她能不能留在《解放日报》这一个问题。她这时候生病的时候,就不想和她男朋友见面了,她就老是打电话,和我说她犯病了犯病了,我就害怕,我说彤彤你赶快加上中药,她就听我的话就去拿药了,实际上她说听我的话,在电话里实际上,她现在已经找小区准备自杀了。

  解说:2003年9月7日下午,也就是杨愈青自杀的前一天下无,她独自来到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居民小区,当她两次走到18层楼准备实施自杀时,都被保安发现被劝阻了,与杨愈青素不相识的小区居民曹培珍当时曾极力劝阻她放弃自杀的念头。

  曹培珍:我说你跟我回去,晚上跟我一起睡,我说我要跟你聊聊,谈谈天就可以了,这一天过去了就好了,其实也是一个槛,我说你过去就好了。这个时候110来了,来了两个人,我真的挡住他们,我说你不能把她带走,我说我今天一定要把她带回家,你们110如果有空的话,晚上再过来一次也没事的,对吧,我说我先把她劝回家再说,如果实在不行,我再打电话给你们,就这句话出来了以后,110他们就走了,他们把车子开走了,但是过了大概有10分钟吧,还不到一点,又回来了,他说东西带好东西带好跟我们走,就这样。

  解说:事发后,杨愈青的父亲到110了解情况得知,9月7日傍晚杨愈青由110的民警带走了解情况,晚上22点20分被送回学校。警方称因杨愈青提出要尊重个人隐私,所以当晚没有把她交给校方。2003:9月8日早上7点45分,杨愈青从学校留学生楼的23层跳楼身亡。杨愈青去世前在一张药单背面给父母留下了最后一句留言,“六年了,对不起。”这个六年正好是杨愈青患抑郁症的六年。

  杨愈青的母亲:她爸爸去听了回来以后,她爸爸告诉我说,女儿从23楼跳下来了。我听到以后,我就大叫一声,大叫一声就吆喝着哭了,当时她们学校派了两个老师陪着我到上海最好的百货公司去挑衣服,我一直很仔细给我女儿挑衣服,想我女儿穿什么能漂亮,当时心里是这样的。因为我想不到我女子是从23楼掉下来的,她已经面貌全非了吗?我还想我女儿生前的样子,买一个鸡心领的毛衣,我还给她买一个漂亮的纱巾,给她挡一挡这个地方,买了一个纱巾,买了一个粉红色的毛衣,然后一个小白裙子、白鞋,买了一双白袜子给我女儿。当时我根本不接受。我觉得我女儿根本不死,我就和平时给我女儿买衣服一样。

  解说:女儿的突然离去,给深爱她的父母造成的伤痛永远无法弥补。母亲时常来到女儿爱居的海边,思念的痛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在今年的世界防自杀日,杨愈青的母亲结识了北京心理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专家。在这里一个母亲深埋在心里六年的痛苦情绪得到了缓解,像杨愈青这样的大学生自杀问题正是心理干预中心研究的课题。

  敬一丹:我一直觉得可能是中国的很多学生从小到大,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没有得到很普遍的教育。

  费立鹏:确实很重视提高学生,小学、中学的年龄的学生,他们的承受能力,到底哪一些措施,确实能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应该是一个大的研究项目,因为大学经常担心出现自杀,对我们是丢面子的事情,所以不敢报这个东西,所以在这个环境当中,学生有自杀念头或者心理问题,他更不愿意求帮助,一求帮助他会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张方的女儿也是这样,她知道如果有人知道,也许非要我退学或者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她不敢,所以应该改变学校内的一些环境,感觉我求助是被支持,也不会给我什么大的麻烦,如果有大的麻烦,也是出现自杀的可能性要大。

  敬一丹:抑郁症患者除了药物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愈青的母亲:心理支持,最需要人的信任,就是说支持他,不要瞧不起她。

  解说:为了更多让女儿一样忍受抑郁症煎熬的孩子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关爱,杨愈青的母亲勇敢地走到我们的节目中来。她希望今后高校里为那些有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的学生有一些预防措施,给他们一些及早的帮助。

  屏幕显示:根据2003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所的调查,中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调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