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棉棉 一个女人和她的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5:34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钟怡音

  圣诞节次日,天特别冷。棉棉说,她已经提着一个塑料袋在北京街头“晃悠”了两天。整整三天两夜,酒友们轮流“ 灌”她。她向记者推荐一种药,据说这种药是专供狂暴神经质病人服用。由于具有强效“镇定”作用,一服用,情绪会快速冷 静下来。

  和往常一样,棉棉的新作《熊猫》甫一面世就非议四起。《熊猫》通篇几乎全是对话,极少描述性语言和形容词,还 插入了九十张人物图片及棉棉自己制作的“上海特殊游客旅行手册”。宛如一本涂鸦和拼贴之作。

  小说讲述了一对年轻的上海情侣,各自允许对方有“第三者”,保持这种状态长达十年。棉棉选择了“一年只做两次 爱的熊猫”,暗喻这对情侣“完美的开放关系”,并认为,这是未来男女关系发展的方向。

  相比起五六年前《啦啦啦》、《糖》热衷描述少女性迷茫而言,《熊猫》的写作者显而易见在思考,并且成长着。

  “我一直在虚构”

  时代人物周报:你曾写信给你的书商,说“我不想大张旗鼓地宣传,只想正确地宣传”,你自己如何理解“正确宣传 ”?

  棉棉:我这个人是有许多东西供人采访的。甚至把我当作一个娱乐人物,都无所谓。但做书的采访,我不想做得太烂 。当年《糖》出版时,我已经怀孕了,见过的媒体没超过三家。但起码有两百多家媒体在说这本书,把我和我的写作导入不正 确的地方,我都被搞烦了。现在,《熊猫》又是本那么奇怪的书,有那么奇怪的想法。我更要坚持正确的采访。

  时代人物周报:《熊猫》确实“奇怪”。在书里,你提到许多真实人物,公开他们的照片、职业和网络联系方式,甚 至还附上一份棉氏“上海旅游手册”,介绍你们经常出入的玩乐场所。是为了增强真实性或者其它?

  棉棉:《熊猫》是很概念化的书。现实与虚幻的混合——这是其中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我的艺术理念。为我的书提供 人物照片的,叫庄杰。他特别出名。任何一个圈子的人,任何大牌人物来上海,都会去找他。黎明、王菲、王家卫……总之你 数得出的人物,都在他家开过party。我从他非常随意拍的party照片里挑一些不太出名的朋友,为这些人物写故事 。这本书我写了三年半,书里提到的那些女孩子们都老了。但我用的照片都是三年前的照片。她们签了字,允许我使用她们的 照片。书出来前,这些女孩子们压根不知道我把她们放在什么故事里,但她们知道我一定会写得很high。

  其二,我在虚拟的故事中夹了个上海旅游手册,告诉人们棉棉和她的朋友经常在哪里出没。另外,这个故事里,有很 多对话实际上不是我写的。比如有个忧郁症小孩,他给我写了很多信。我非常爱护他。我觉得谁看了他的文字都会崩溃的。于 是我跟他说,你就写吧,大量地写,把你想写的全写给我。他就拼命给我写信,有时候一天就写几万字。我让他成为我书里的 角色,把他的信大段抄录出来——这些东西我都不回避,可以说,我棉棉没有能力写那么多精彩的话。最精彩的东西在生活里 ,但作为作家,最大的才华是虚构。做这本书,虽然有很多真实,但不是记录。我一直在虚构。

  以前写《糖》,别人说我是用血在写作,用了那么多美丽的辞藻,说我以后再也写不出东西了。我当然知道《糖》多 么出色,我的语言能力多好,可以把情节写得多么煽情、多么戏剧化。但如果现在我那么写,就不能出去玩了。《熊猫》我写 得很轻松,我把它写在酒吧的纸巾上,每个礼拜把这些纸巾整理起来,誊写清楚。这个方法很牛。我以后不用写东西了,拿个 录音机出去录,再叫两个人打出来。我把这些材料拿起来一看,编个故事就完了。我觉得我有这个才华。别人就算有这样的i dea,再听棉棉讲两个晚上故事,都写不出一本畅销书。但我可以。

  “没有性冲动我就不写作了”

  时代人物周报:“熊猫”是你这本书提出的另一个“概念”。谈到“熊猫”肯定要谈到“性”,有媒体说:“棉棉说 她写《熊猫》是悼念她消失的性冲动”……

  棉棉:我根本没说过这样的话!我怎么可能没有性冲动?没有性冲动我就不写作了!你得帮我辟谣。

  时代人物周报:那么,你能否用和书里不同的表述再阐述“熊猫”这个概念?

  棉棉:我想给未来的男女关系定一个方向。21岁的时候,我跟我男朋友说,你可以搞别人,但有两种选择。一是你 告诉我。我肯定会很难受,但我绝对不会因此和你分手。我爱的男人嘛,肯定是很出色,肯定有大把的女人争着和他上床。二 是你不要让我知道,而且要永远不让我知道。如果让我查出来,咱俩就掰。

  当时我21岁,现在我34岁。我还是这样的想法。幻想有一个人——我们都可以分开“搞”,但彼此非常坦白,他 和我高度精神交流——用这种关系走过十年。我想有个爱人,不是为了感动,而是为了走下去。不然,就不是爱人,而是艳遇 。

  “熊猫”这个概念是我原创的。它不是指一个人一年只做两次爱,就是很牛的人。而是代表一种非常谨慎的性态度。 性很重要,但性不是真相。

  时代人物周报:你一再强调“熊猫”是一种新式的男女关系,你认为产生这种新式关系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棉棉:现在的中国,男人跟女人之间缺乏尊重,都不是好东西,乱七八糟的。现在上海的女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 enjoylove,不享受爱。她们有太多关于“爱是什么”的条条框框。她们都想用她们的性、她们的爱从男人身上获得 她们所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枚钻戒。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的《熊猫》是本想好好恋爱,好好做爱 的书。我想让那些女孩子知道,成为一个独立女性,是非常艰难的,是需要很大的智慧的。

  时代人物周报:但即使在你的书里,“熊猫”式男女关系的结局也未必使读者信服的,不能让人认为那会是个光明的 前途。是不是你自己也不相信有这样一条“康庄大道”?

  棉棉:我相信有这样的男女关系。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就是这样,各有各的性生活,或者说感情生活,但他们生活 得非常默契。这样的例子我只能提供一个,他们俩太出色了。但我不想我的书也按他们俩的模式写,我还是得提供问题让人们 思考。

  “我是要饭的”

  时代人物周报:你曾说过“我的书是写给爱我的人看的”,你觉得什么类型的人不爱你?

  棉棉:有的人肯定会反感我《熊猫》里的内容,说我写的是腐朽肤浅的都市生活,但我觉得你不能因为自己拍了劳苦 大众记录片,就否定我《熊猫》的价值。我也不会因为写《熊猫》就觉得你穿三十块钱的衣服老土。你们不要以为棉棉就高高 在上,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比如,我从来不会穿最好的衣服,什么古奇、范思哲,我从来不会买。我是从undergro und出来的,也会去纽约跳蚤市场买二手货。但我现在写这样的生活,因为我天天都在那里面。你不能因为我生活在非无产 阶级生活中,就否定我和我的人物。我觉得无论谁,心中渴望的东西最终都是一致的:很简单温暖的家庭生活。

  时代人物周报:你现在提到“非无产阶级”。记得你以前是说“我不可能是中产阶级,也不可能是白领,我一直生活 在低处”——你怎么解释“低处”?

  棉棉:“低处”是很骨子里的东西。比如麦当娜,她骨子里是非常无产阶级的……

  时代人物周报:你怎么解释“无产阶级”?

  棉棉:这是一种来源。你从底层出来,那个地方就会教你很多东西。我没有资格说我是从最底层出来的,我爸妈不是 阿姨不是保姆,但我想,如果我爸妈是阿姨保姆,我还会更出色。我觉得我就有这种精神,这是贵族阶级很难具备的。比如我 前夫,他是老牌英国贵族阶级出身。后来我们发现两人有很大的分歧。他所谓的反叛都是黑色幽默。他会拿着一桶药水到足球 场,把草坪都烧掉,画一个“×”。他认为这就是反叛,特别酷。但我的反叛是反叛一切的,包括反叛我自己,这是说不出来 的。

  时代人物周报:你刚才说,“《熊猫》是小圈子作品”,“为多年来和我跳舞的人写的”,你为什么选择写这帮人?

  棉棉:我整天跟他们在一块。我大量时间在家里看电影、写字、发呆。我是非常拒绝出门的,我觉得出门是很烦的事 情,要穿衣服、化妆、打扮——做好多事情。搞得我一出门就抱着反正出来了就不想回去的想法。所以我就把所有必须要见的 人,必须要做的工作搞在一块。我一直跟“走”的人在一起,跟江湖儿女在一起。

  时代人物周报:你能给你的这些朋友下个定义吗?

  棉棉:说到他们,就要说到“城市”这个概念。中国可能只有北京、上海、香港算是城市。我认识的这群人经常在这 三个地方走动。“城市”依然是个非常新的概念。而我写的是城市的中心,这是个更小的概念,非地域性的。不是三里屯。不 是茂名南路。而是一些人组成的社团。我写的所有的人物、困惑、爱情都发生在这群人里,我所有的朋友也在这里面。我觉得 这群人和西方downtown的人一样,是国际化的。他们是改变中国城市的人物。他们从事广告、设计、电影、电视、房 地产、娱乐业、赌球……他们会做些可以生存,又有意思的事情。

  时代人物周报:你肯定是这群人的代言人……

  棉棉:不,我不是代言人,我是他们中惟一写得好的作家,其他作家都靠边站。

  时代人物周报:很多人通过你的文字认识这群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你能再详细说明这群人是什么样的吗?

  棉棉:这群人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比我有钱。因为我是一个作家。做一个作家必须像乞丐一样。他们都比我有 钱,所以我可以过得很好,他们都得给我钱。

  他们给我钱,因为他们聪明。只有作家可以留下历史。聪明的人都知道“要爱护棉棉,棉棉是我们的股票”。我在酒 吧玩,走到哪桌,哪桌的老板就给我开香香槟。我最高记录是一晚上开了15瓶香槟。从来不用付钱。他们就那么可爱。这群 人,都是中产阶级。

  时代人物周报:你的收入从几个方面来?

  棉棉:大部分收入都是国外版税,我在十五个国家出了书。但钱不多。还有一部分就是做商业party的酬劳。实 际上我大笔大笔地支出,比如租房子、旅游、抽眼袋,都是我朋友给的,是有人一直support(资助)我的,不然我不 可能活得这样好。

  时代人物周报:你刚才提到你的朋友都是中产阶级,你天天生活其中,但你却不承认自己是中产阶级……

  棉棉:对啊。我跟你说了,我是要饭的。

  “我的存在很必要”

  时代人物周报:前几年,传媒给你贴的标签是“美女作家”、“身体写作”,当时是传媒选择了你。现在你觉得自己 有能力选择传媒了吗?

  棉棉:我早就在选择了。我最早就说,棉棉不是美女作家。谁长得像大便谁才是美女作家,我是大便周围的绿草。中 国的青年文化没做好准备迎接《糖》,现在依然没做好准备迎接《熊猫》。这是我的命运。

  时代人物周报:你觉得怎样才算“做好准备”?

  棉棉:这不好说。我是国际化的。我承认受西方影响非常厉害,中国没给我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我一年到头在国外 ,接触了很多东西。这方面,我走得比别人快,就必然承受这样的命运。

  时代人物周报:有人说,你是七十年代生人的“符号”,你怎么理解“符号”一词?

  棉棉:我觉得人一落到纸上必然会符号化的。“符号”是什么我说不好,我只是觉得我的存在很必要。

  时代人物周报:这种必要性体现在哪里?

  棉棉:我觉得没有我就不对。中国那么伟大,怎么可以没有棉棉?我觉得我和我朋友们,我们这些人,都是中国的骄 傲。

  时代人物周报:你如何评价你自己?

  棉棉:从一个传统女性的角度来说,我个人生活很不幸。我结婚、离婚、和孩子分隔两地。我的写作不能维持自己的 生活。我没有男朋友。但另一个角度说,我很幸福。有特别多人爱我。在国际上,我很红、很成功。无论在商业上、艺术上, 有大把大把的钱将砸到我头上。

  时代人物周报:提到女儿,在你的想像中,你的女儿未来是什么样的?

  棉棉:我希望她幸福。不可能全部幸福,但应该是幸运的。

  时代人物周报:是“传统女人”范畴的“幸运”吗?

  棉棉:普通生活的幸运,健康,安全。不要总是失恋。有比较好的学校,有好朋友。每天开心。我希望她千万不要做 作家。作家不是人干的活,一个女人千万不要做作家。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