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金庸对辞职风波作出回应 可能3月正式卸任院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03:36 青年时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信过去的半个月,金庸先生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半个多月以来,关于金庸先生辞去担任了5年多的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一职的江湖传言盛起。同时,质疑他的学术水平和违规取得博导头衔的批评和攻讦也汹涌而至。

  1月9日,处在风波漩涡中的金庸先生再次来到浙江大学,为某文化活动举行揭幕仪式,同时正式回应了轰动文化界的辞职一事。

  9日上午10点半,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建筑学系大楼前,黑色沃尔沃静静驶来。车门开处,八十高龄的金庸施然出现,笑容灿烂。

  或许是因为当日是英语四、六级考试日,只有不到百名学生赶到现场来一睹大侠风采。而与之相比,全国各地几十家媒体的蜂拥而至,长枪短炮的架势远远盖过了学生们的热情。

  金庸为何要辞职? 希望让年轻人担重任

  休息室里,金庸先生靠在真皮沙发上,坐姿从容,一脸微笑,用轻而中速的语调流畅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金庸表示,去年9月初,他确实给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先生写过一封请辞信,但潘校长至今尚未同意。浙江大学领导尚未接受金庸的辞职请求,并再三挽留。

  “我希望让年轻人担重任”,这是金庸9日重复了好多次的话。对于外界揣测的辞职真相,金庸这次是正式表态,他表示,“浙江大学有很多年轻有为的人才”,“我已经超龄了。一般的教授到60岁就退休了,可我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在担任院长,毕竟精力有限。我虽然是人文学院的院长,但是很多事情都是一些副院长替我做的!我要给他们让出位置。”

  辞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给自己多一些时间”。

  浙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说,金庸还担任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职。他希望自己2005年去英国的时间能多一些,又不希望空担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之名。

  金庸在浙大做了什么? 带博士,开讲座,促进对外交流

  1998年4月,原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的张浚生回到母校,负责当时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事宜。9月新浙大成立后,领导班子决定向外聘请著名学者出任新组建的21个学院院长,而金庸就是被邀请的第一位。

  张浚生和金庸早在1985年就已认识,是多年的好友。金庸于是欣然应邀。1999年3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学邵逸夫科技馆,金庸先生从时任浙大党委书记的张浚生手中接过两份聘书,一份聘他为浙江大学教授,另一份则聘他担任人文学院院长。

  其后,金庸曾对一家媒体谈到他理想中的浙大生活。他说:“我去任人文学院院长,有一位朋友讽刺说,‘你去教他们写武侠小说吗?去教他们写明报式的社论吗?’如果武侠小说和我过去的政论文章足以教导学生,我当然乐于教导,但有些学问、有些文章是只能凭自己习得的。所以我回答说:‘我想去提倡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我希望中国所有学理工的人,身上也都带有浓烈的传统人文精神。”

  事实上,金庸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浙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徐岱说,金庸担任院长以来,为浙大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包括招考博士生,多次到浙大给学生讲学,引进了多位世界著名的教授、学者到浙大讲学。

  浙大人文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何春晖说,金庸每年都会回学校两三次,每次呆上十天左右,做了不少工作。金庸对浙大的贡献是无法量化的。

  作为文化界名人,他对于浙大是无形资产。金庸去年发起过一个高规格的“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这是长期在学校里的教授们很难做到的。

  张浚生表示,在四校合并成新浙大之后,学校聘请了很多专家学者担任各学院院长的职务,“主要利用他们在学术界的成功,来带动浙大学术研究”。浙大给每位院长都配备了一位常务副院长,来主持日常的工作。

  据了解,金庸每年都会在浙大开讲座,所有的讲座教室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

  2003年,他还招收了3名博士生,目前,共带着4名博士生。

  浙大人怎么评价金庸? 金庸三方面都做得很好

  对金庸在浙大的工作,现在已退居二线的张浚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称职”二字来形容。

  张浚生记得,他邀请金庸来浙大之初曾有过约法三章:一是对人文学院学科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二是带博士;三是开讲座。“金庸这三方面都做得很好。”

  徐岱则认为,金庸给浙大带来的财富是无法衡量的,在精神面貌上给浙大带来了很大改变。在金庸先生担任院长职务期间,曾邀请诸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到浙大讲学,并举办过跨学科、高层次的大型人文国际会议,在学院管理上有其国际发展眼光。

  对于一些老师学生对金庸学识的质疑,徐岱表示,人活着总是有争议的,这非常正常。

  实际上,很多浙大人文学院的学生也为有这样一位院长感到自豪。人文学院的林洁同学说:“他为我们做了很多,他是一个优秀的院长。”

  浙大新闻系2002级学生沈云则说:“失去这样一个文化名人,学校以后在社会上的影响会有一定的削弱,金庸是我们崇拜的对象,至少是喜欢的吧,他走了,我们觉得很遗憾。”

  金庸以后在浙大干什么? 最大可能:不当院长当教授

  继去年9月提出书面辞呈后,本月8日金庸又和潘云鹤面谈辞职一事,但“他们都诚恳地挽留我。他们说我是大师级别,是浙江大学的宝贵财产”。9日,说到这,金庸笑了笑。被人尊称大师多年,可他依然觉得自己被拔得有点高。“我对浙江大学的感情很深。他们这样做让我很感动。”金庸感慨地说。

  虽然浙大领导极力挽留,“不喜欢做行政工作”的金庸仍作了决定,“我行政工作不做了,博导也不做了,但学生还是要带下去的。新的博士生不再招了,只要把现在的4个学生(的课程)带完就好了。”

  金庸还表示:我不会再要浙江大学一分酬金。不管是不是再担任院长,我还是会抽时间去浙大开讲座,做学问,我毕竟还是浙大的教授。据悉,浙大人文学院目前正在换届选举,徐岱表示,今年3月,新学期开学后,换届工作将全部结束。届时,金庸先生正式卸任院长职务的可能性最大。而已被浙大正式聘为终身教授的金庸表示,他还是随时会以教授的身份回去上课。

  “其实,我不喜欢教别人,我喜欢向别人学习。”金庸淡然地说。

  金庸“对学生不负责任”? 媒体讹传,这样的记者不好

  有媒体称,金庸和弟子关系不好:金庸辞职把弟子晾在一边,属于不负责任,同时金庸的弟子们也反对金庸,称其不会“教书”。

  9日,金庸对此作出回应。“有人说我批评自己的学生‘不够好’,这是说谎。”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弟子不好,是媒体讹传了这个消息。如果这个记者是我报馆的,我马上就把他开除掉。”金庸说,“在我担任人文学院院长的这几年中,我一直对我的学生、特别是新闻系的学生说,一定要做好人,要说真话,要做一个真正的侠士。”

  金庸告诉记者:当初 “华山论剑”时,有记者问他关于弟子的情况,他回答道“都很好”。后来又有记者问了一句:为什么2001年到2003年只招收了三名弟子,他回答道,因为他们成绩不理想,不符合他的要求!“结果有媒体把这两个问题缩减成一个事情,变成了:我的弟子成绩不好,不符合我的要求!”

  此前被媒体报道“反对金庸的教育方式”的金庸博士生朱晓征说,她十分赞同徐岱对金庸的评价———“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杰出优秀的人;作为一个学者,他是一个一流的学者;作为一个文学家,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金庸的另一名弟子王剑则表示,金庸是一名绝对的大师。

  金庸当博导不够资格? 一切都按照规定严格申报的

  南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董健评论金庸辞职时说,这是“结束了一场错位”,金庸“在南大历史系当个副教授都不够”。更指出金庸当年在南大作讲座,历史政治方面错误百出,引起学生不停哄笑。

  9日有记者提起此事时,金庸显得有些激动:“这是他个人观点,他可以认为我做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小学老师都不合格。我们浙江大学不批评南京大学。”表示不愿意胡乱评价别人的金庸,在身旁好友的“怂恿”下还是评价了别人:“他说假话!他并不了解情况。”

  对于金庸的博导身份,不服的专家不少。刚退休的浙大历史系教授何忠礼曾对某媒体表示,让金庸带博士完全是误导学生。曾参加当时历史系基层评议的何忠礼称,当初评博导资格时,别人都著作、论文厚厚一叠材料,只有金庸是一张空白表格上面写着查良镛三个字。他和其他老师都拒绝进行这样的评议。但最终,金庸仍通过了博导资格。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表示,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对博导资格有明确的三点规定,一是当过教授,二是之前必须完整培养过1个硕士生,三是在国内高校指导过博士生工作,金庸在这些方面是不符合规定的。

  对此,金庸的秘书潘耀明说,1998年张浚生邀金庸加盟时严格按有关申报程序,为金庸先生办理了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职务的资格手续。据他了解,浙大在为金庸申报时,完全是严格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办理的。媒体有关金庸违规取得博导职务的报道,是严重的失实。

  也有大量专家支持金庸。北大教授孔庆东说:“谁说金庸不够资格当教授?梁漱溟到北大当教授时也没有什么高级文凭。我们学术界充满了无知和偏见,金庸的学问在‘职业技巧’上可能不如董健老师和我这样的‘科班出身’者,但指导几个学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人认为他不能当历史教授,是因为他没有写出研究论文?《袁崇焕评传》不就是吗?他和池田大作的对话不是吗?这种学术血统论、出身论和过去说地主儿子不能入党有什么区别?”

  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金庸小说研究”专家严家炎说:“金庸当博导不够格?真是天大的笑话!”他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中,金庸排在第四位”。“要说讲课出错误,哪个老师能不出错?关键纠正就是了。事实证明,金庸是一个大师级的历史作家,说他不懂历史,真是胡说八道。”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博导李希光称对事件始末不是很了解,不便发表意见,但他这样评价金庸:“在我看来是三句话:金庸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之一、新闻教育家之一,他离开大学讲坛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

  附件新闻

  据金庸透露,印度洋海啸期间,他正在泰国普吉岛度假,“这回差点见不到大家了”。

  原来去年12月初,金庸决定带家人到普吉岛度圣诞节,并决定入住岛上的Tris-ara酒店,因酒店早已客满,临时改订在考叻的苏菲特酒店。出发前两天,突然接到Trisara酒店电话,说有人退房,金庸一家于是照原计划入住该酒店。当海啸突然来袭时,酒店经理猛拍房门,将熟睡中的金庸夫妇叫醒。他们刚出酒店房间,发现海水已漫上过道。一家爬到了更高的楼层,逃过了一劫。第二天,他们得知苏菲特酒店在海啸中几乎被夷为平地, 500多名旅客丧生。 时报记者 毛剑杰 钱伟锋 文 张辉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