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天龙八部》进了中学课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16:35 时代人物周报 | ||||||||
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我最不可能忘却的华语电影。 年轻的哈尼杀了人,跑了路,去了台南,等他回来的时候,春非我春,秋非我秋,帮派里已经离心离德,他没有怨,只是笑笑:“怎么我去了一趟南部,你们这里都流行搞钱了呢?日子真的那么难过啊?”真是问得人无语。
随后他讲起了一本书,一本神奇的书:“我在台南的时候,住在书铺的楼上,总是租些武侠小说来看……那天拿了最厚的一本。原来以前的人,真的和我们是一样的,我记得有一个老包,人人都以为他嗑错药,好像满城的人都跷头了,到处还被放了火。他一个人,要去堵拿破仑。最后还是被条子抓到……《战争与和平》,别的都忘记了,就记得这一本。”跷头就是跑,条子就是警察,哈尼不知道抓走老包(包埃尔)的不是警察而是法国占领军,也许他也不知道拿破仑是谁,还以为是隔壁巷子的老大…… 但是没有关系,哈尼知道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去堵拿破仑,很伟大。知识可以失传,但是道义绵延,情怀潜存,也就可以了。托尔斯泰到底是不是写的武侠小说,有什么要紧。反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凛然大义,包埃尔懂,段誉也懂,两个书呆子都懂。 想起这些,是因为听说《天龙八部》进入了中学课本(教辅)。这当然是新闻,因为以往它只进过中学课堂,而且是包着书皮,遮掩着传阅。如今,流行终于被尊重,善因终于得善果,青年早早选择,教育终于跟上。其实,流行与流传,本不相悖,没有流行,何来流传。 学生应该读金庸,老师何尝不应该。读一读《射雕》吧,洪七公与郭靖被困明霞岛,西毒日日催逼,他们怎么撑下去,只是学《九阴真经》吗?七公为什么会讲起往事,讲起自己祖孙三代给金人喂马为奴?再看看《倚天》,张三丰眼见爱徒自戕,托付的幼子张无忌又为奸人所伤,他是何等的沉痛颓丧——我活了一百岁有什么用,我武功盖世有什么用,我还不如死了的好!最后想想《鹿鼎记》,陈近南死在小宝面前,他并不讳言自己的一生是不甘不愿又不值的悲剧,他也不再强求小宝如何苦修武功,他只希望小宝做个正直的人,实现他的未遂之愿(虽然他也依稀悟到,那个愿望未必能契合人心天意)…… 只这般休戚与共,才是师徒大义吧。 就说传功授法,又有多少种神交意会?风清扬教习独孤九剑,生生把眼界狭窄的令狐冲锻造得一剑破天下气,一剑破天下箭;张三丰不在意强敌在侧,向张无忌传授太极拳,要他边学边忘,心无滞碍;侠客岛上石破天在仰视太玄经,他看到蝌蚪练的是气,别人白首面壁,而他已化龙,破壁飞去…… 四十五分钟一节课,小学到大学十六年,我们能享受多少这样的瞬间? 王国维讲过治学三种境界——望断天涯路,终不悔,灯火阑珊处。 而《神雕侠侣》中,杨过探究一代剑魔独孤求败留下的剑冢,读到四种境界—— “凝碧短剑,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仗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皆可为剑,遂达无剑胜有剑之境。” 那些被困课堂的少年郎,你们向往哪种境界? 选择一二三四都没有关系,这次的随堂测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反正我们需要克人更需要克己,需要超脱更需要执着。 向来痴,从此醉,新闻终将归为旧闻,我们只是印证了一个信念—— 手持课本,一样可以仰望星空。只要我们信任那些正文,提防那些注解。 星空是不曾分裂的,星空是没有界限的。谁是雅,谁是俗,谁又是人间正道呢?替别人华山论剑的不过是乡愿妄人吧,而苦难和深情早已将我们联系—— 但愿以后的中学生,自己就可以悟到,祥林嫂的悲苦,叶二娘未必没有,梁生宝的朴直,郭靖一样具备。 史航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