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保护香山风景区要谨守法治精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00:53 新京报 | |||||||||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接近,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追求,谁不喜欢住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呢?不过,在贫富差距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时,人民网“北京香山风景区被豪华别墅群吞噬”的报道,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 其实,不独香山,近些年来,华山、庐山、泰山和白云山等绝大部分风景名胜地,都兴建了不少住宅项目,其中最显眼的当然是高档别墅项目。
但面对这一现象,重要的不是关注别墅、富人、风景区这些字眼,而是仔细辨别,这些业主是否居住在风景区的法定范围之内,假如在该范围内,是通过什么程序进住的。面对民众的疑惑和情绪,有关部门需要一番认真调查。 首先需要调查,这些住宅项目是在风景区核心区,还是在缓冲区或控制区,甚至远在控制区之外,只是能够看到风景区而已?据开发商称,“香山别墅区”并不等于“香山风景区内的别墅区”,它们基本都在香山南路东侧,而不在香山风景区之内。有关部门似乎也控制了项目的限高、容积率和建筑风格。当然,是否有项目直接在风景区之内,需要进一步调查才能揭晓。 其次,有关部门需要调查,政府是在开发商进行商业开发之前,就已经制定了清晰而完整的风景区保护规划?香山别墅区早在2002年已成形,当时,政府尚没有制定出完整的香山风景区整体规划方案,该方案现在是否已经制定颁布,不得而知。所谓香山别墅区项目,大多是绿化隔离带项目和危旧房拆迁项目,开发商与当地乡政府签署的开发合同在先,而政府对香山区域的规划设计相对滞后,形成了城市规划跟着企业开发的倒置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已建成的别墅即使对景观造成了某些不利影响,政府在如何处理它们时,也需要慎重。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不得制定追溯既往的法律。政府要防范某种不当行为,就需要将禁令颁布于前。当然,假如民众普遍认为,风景区对于城市生活异常重要,某些显著影响风景区景观的项目确实应当予以改观,那么,政府也可以采取某些措施。但应与业主进行协商,获得其同意,并给予其充分补偿。这是法治的要求。 当然,假如政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保护规划,而开发商却无视规划,兴建严重影响风景区保护的别墅项目,政府自然可以采取比较强硬的措施。但此时,仍然应当分清责任。业主应当承担责任,但其责任似乎仍然是次要的。最大的责任应当由房地产开发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如房地产项目审批机关、项目销售许可审批机关承担。 政府法规早就明文规定,风景名胜区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必须依法保护”的。风景区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固然需要依靠企业和业主的自觉,但更主要的是要依赖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严密而详尽的风景区保护规划,并且严格执行规划,在开发项目审批阶段,即将任何非法项目挡在门外。 那么,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2年,媒体就曾大量报道过“数千别墅狂飙香山,打造京城第二富人区”的新闻。当年8月,中央政府八部委对建筑市场进行联合检查,计划要建成“京城第二富人区”的香山,也曾是首当其冲的检查对象。但结果如何,却少有信息披露。 保护风景区是政府的责任,但政府如何才能有效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一项严峻挑战。在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中,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 或者是规划制定得过晚,损失已经造成才制定出规划,或者是制定了规划却不能有效执行。对于风景区保护,政府现在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亡羊补牢,通过重新安排风景区、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制定与执行体系,确保不再造成新的损失。而在恢复已经遭到的损失时,则应当谨守法治的精神;否则,用违背法治精神的措施纠正违法行为,效果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