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终送温暖到建立常年关怀的长效机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8:16 红网-湖南日报 | |||||||||
曹蜜 曾有报道,一位孤寡老人接受年终“慰问”,上午被某企业送温暖小组领去洗澡,刚刚洗好回到家,某单位送温暖的又敲开了门,一天之内,老人洗了四五个澡,当晚就感冒了。这种脱离送温暖本意的事例尽管比较少见,但确实凸显了一种做秀、浮躁之风。
“送温暖”是党和政府的一个优良传统。在逢年过节时,党和政府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访贫问苦,除了带去亲切的问候、诚挚的关怀外,还送上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必需品,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让广大群众能安心地过好春节,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笔者也认为,“年终关怀”虽然至关重要,“终年关怀”才是终极目标。 困难群众之所以困难,不是一时一事的困难,而是由于老弱病残等原因难以自立,这就需要社会尽快建立起“送温暖”的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弱势群体确定明确的救助条件和救助标准,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救助”。只要符合救助条件的,都可以经常得到不同标准的“温暖”,让社会弱势群体常年得以相对安稳宽心地生活。此举虽然没有年终“突击”的“聚光效应”,却可以让“送温暖”有更好更实在的效果,无疑也将更受群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