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旺旺与他的村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14:03 《法律与生活》杂志

  旺旺与他的村庄

  本刊记者/孙欣

  从来没有一次采访,像寻访旺旺这样曲折。

  记者是3月21日上午8点到达山东兖州站的,去济宁必须再到汽车站换汽车,几名热心的网友麒麟、沙鸥、留住美丽、绝配正在那里等待记者一起去找旺旺。这次采访他们要与记者一起去,因为“单凭记者一个人不太可能见到旺旺”,也因为“没车到不了前王楼村”。

  前王楼村属于济宁地区梁山县韩垓镇,以农业为主,经济情况一般。因为它太一般,如果不是旺旺的事情,济宁地区的群众大部分都不知道有这个村庄。

  寻人不遇

  尽管麒麟们来过一次,还是问了数次路,才找到前王楼村。让记者吃惊的是,这个“非常一般”的村庄,看上去,街道宽敞、平整,房屋建筑整齐划一,很像经过

城市规划的小城镇。

  曹书记家就在村口,高大的门楼前停着一辆桑塔那3000,麒麟说这是书记的车。宽敞的院落里停着两辆农用车,书记正与几个人谈话,看到我们淡淡地点点头。同行的几位网友赶紧解释,是到附近办事,就过来再看看旺旺,说着把带来的食品和玩具堆到书记的桌上。书记嘟囔着:“他爸妈可能都去搭雨搭(记者注:垒房屋上的瓦片)了。”禁不住我们再三的要求,他让一穿黑皮夹克的领我们“去看看”。于是,记者与沙鸥跟他走出家门,其余三人继续跟书记聊天。

  “黑皮夹克”告诉我们,前王楼村一共1200多户,900户姓曹。村民们主要务农,农闲时到附近找点零活,或推小车走街串巷做点小生意。中间记者无意说了句话,他立刻停下话头问:“你是哪里的?”沙鸥赶快佯称:“都是济宁的。”同时偷偷暗示记者“少说话”。

  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大概离书记家200米,马路西边一石凳上坐着一照顾孩子的老大爷。“黑皮夹克”停下来与老大爷聊了几句,告诉我们:“旺旺的爸妈都出去搭雨搭了。”我们不甘心,想去家里看看,“黑皮夹克”说:“就这家,家里没人,锁着门呢。”说着,自己就往回走。记者凑到门前看看,也是很高的门楼,从院外看是新盖的几间大瓦房。大门紧闭,但没落锁。

  听说我们找旺旺,几个路过的村民围过来。我们一问,又都后退着说:“不知道,我们是别的村的,来串门的。”

  我们往回走了几步,沙鸥说,他听见老大爷说旺旺在上学,我们还是一起到小学去看看吧。

  问了几个人,了解了小学的大体位置,我们直奔小学。经过旺旺家时,老大爷已经不坐在那里了,跨过马路,迎面又碰上老大爷,他不理会我们的招呼,只是很戒备地看着。走出去几十步,记者回头看,老大爷正与一村民在说着什么,那人扭头看着我们。

  沙鸥打电话告诉麒麟他们,我们正去小学的路上,让他们继续与书记周旋。

  小学冷遇

  小学在村西头,大概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正是上课时间,校园里见不到一个孩子,一直走到里面,一排房屋看上去像是教师的办公室,正中间挂一牌子“王楼小学”。沙鸥问一正打扫卫生的人:“校长在哪里?”旁边一人说:“这就是我们校长。”校长直起身来,是一四十多岁瘦削的男人。校长与我们客气着,走进办公室。

  沙鸥说:“我们要找旺旺。”记者看到,校长脸上的笑容刹那间消失。沙鸥解释,我们是青年志愿者,听说旺旺的事情后很关心这个孩子,不久前来看过他,这次来给他带来点食品和玩具,想交给他。旁边一老师更对我们的身份感兴趣,不停追问。校长见我们一直等着回答,就说:“我不知道这个学生。育红班(学前班)肯定没有,就看一年级有没有了。”旁边的赵老师也说:“育红班没有,一年级不知道。”校长说去帮我们问问,就走了出去。

  赵老师介绍这个小学主要招收四个村的孩子,前王楼村的孩子因为距离近基本都在这里上学。学校规定是六岁半上一年级。

  正说着,校长回来了,告诉我们,已经问了,没这个学生。我们不死心,提醒校长说,旺旺是他的小名,不知道学名叫什么。校长坐在椅子上,再也不抬头,只是冷淡地说:“我们就是学校,你们有什么事到校外去说吧。”记者问几点放学,赵老师说还有一节课。看看他们都无意再理会我们,只好走出办公室,在校园里转悠。

  也就几分钟的功夫,一群孩子跑出教室,沙鸥说:“可能放学了。”他拦住一小女孩问:“你们是几年级的?”女孩怯生生地回答:“育红班的。”“认识一个叫旺旺的吗?前王楼的。”“认识,一个班的。”这个答案让我们大喜过望,但因为校长的回答让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旺旺是否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孩子,就赶快要求小女孩帮我们去找找。女孩回头走了几步就被一大点的女孩拦住,说了些什么,不理会我们了。我们继续要求其他孩子帮着去找,可连续几个不是被拦住,就是摇头拒绝。最后找到一流鼻涕的小男孩,他听我们说完很痛快地跑去找旺旺,我们也在后面紧跟着。

  旺旺“逃跑”了

  育红班在办公室后面,经过时记者看到几个老师都出来了,看着我们。还没到教室,那个小孩就回来了,冲我们嚷着:“旺旺跑了,跟他姐姐跑了。”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有几个背书包的孩子跑出校门已经两百米了。

  我们赶快去追,眼见距离越来越大,沙鸥提出他从小路“包抄”。此时旺旺已不见踪影,其中一个大概10岁左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停下来在路边等着我们,据说这是旺旺的姐姐。从她身边经过,看得出她眼中的仇恨,记者只好打消了跟她说话的念头。

  转过一个屋角,记者看到沙鸥已经拦住那几个小孩,正低头跟其中一个穿棉背心的小男孩说话。见记者过来,他说:“这就是旺旺。”小男孩转过头来,记者看到他大概五六岁的模样,国字脸,腮帮圆鼓鼓的,比照片上胖了不少,就是晒得比较黑。沙鸥说:“这个阿姨给你带了很多好吃的,还有小汽车。”旺旺冲记者笑了,但立刻就转身与其他孩子跑了。记者在后边喊:“旺旺!旺旺!”他再也没回头,更没停住脚步。沙鸥说刚才跟他说话时,旺旺也是只笑不说话,只是刚看到记者的刹那眼里闪过一丝惊恐。

  流鼻涕的小男孩一直跟着我们。记者问:“你跟旺旺是一起玩大的吗?”他说:“不是,他后来来的。”记者问:“他从哪里来的?”男孩摇头,但补充:“他是偷来的。”记者问他:“谁说的?”“我妈。”记者问:“旺旺的爸爸妈妈对他好吗?”他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们眼见着旺旺跟小伙伴钻进自己家,院里一阵嘈杂,大门随之被人关上了。沙鸥去书记家拿我们带来的礼物,想用“糖衣炮弹”轰开旺旺的家门。记者继续在大门把守。“吱扭”,门开了,一个小女孩走出来,同时又把门关上了。流鼻涕的男孩说,这是旺旺的二姐,8岁了,他5岁。记者问女孩叫什么。她一点敌意都没有,笑嘻嘻地回答:“曹仙凤。”又说她姐姐叫“曹彩云”,但问到旺旺的大名,她说就是叫“旺旺”。记者问:“现在家里有谁?”她说:“爷爷奶奶。”记者问:“你爸爸妈妈呢?”她说:“去搭雨搭了。”记者问:“他们经常出去干活吗?”她想了一下说:“有时候卖红薯。”记者追问:“你爸爸去北京干过活吗?”她摇摇头说:“没有。”记者以为听错了,又问,她还是说:“没有。”

  “大部队”很快带着礼物赶来了,大家捧着礼物走进旺旺家的大门,很快就发现,院里空无一人。有小孩喊:“旺旺上屋顶了。”麒麟上去看了看,下来说:“没人,每家屋顶都是相连的。”看来,旺旺跟他的爷爷奶奶一定是从屋顶上成功“逃脱”了。

  不死心,我们又拿着礼物想走进屋去,旺旺的大姐从屋里走出来,还是仇恨地看着我们,留住美丽把礼物放在她手上,同时又给她演示遥控汽车的安装方法,记者看到她脸上的表情缓和下来。其他人趁机到屋里看了看,没想到高大的瓦房里面还是简陋无比,少之又少的陈旧家具,靠墙的床上简单地铺着一层像是军绿和白布对接的床单。旺旺的姐姐很快进来说:“没人,没人。”明显摆出不欢迎的姿态。

  走出旺旺家,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二十名看热闹的人,但都是一问三不知,全部说自己是“邻村的”,“不认识这家人”。我们走出很远了,这些人还聚在一起议论着。

  本来说要与曹书记一起去吃午饭的,麒麟说他们已经说好了。但我们从旺旺家出来再去请曹书记,他说临时有事拒绝了。留住美丽说,记者前去小学的事已经有人告诉书记了,书记专门问他们记者的身份,被他们蒙混了过去。在他们与书记聊天中间,韩垓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人来检查,找到书记要说旺旺家的事,说听村里人说了,旺旺家超生了,要罚款。书记摆摆手,指着麒麟他们说:“你们别查了,他们就是来带旺旺走的。”那些人走后,书记恼怒地问身边的人:“谁告诉他们的?”

  一直到走,记者再也没能见到旺旺。

  公安局“无可奉告”

  第二天,也就是3月22日下午,记者赶到梁山县公安局。负责宣传的王静(音)说,不知道旺旺的事情。在记者的要求下,她给刑警三队打了电话。然后她转达,说北京海淀分局来调查过两次,第二次还呆了两天,临走说让他们不要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只是在配合北京警方,现在案件正在调查阶段,无可奉告。据说北京警方正在调查旺旺的身份。

  下午五时,王静说要去接孩子先走了,记者继续与办公室其他人聊天。他们说,前王楼村是个普通、经济情况一般的村庄,可以说民风淳朴。不过这里跟山东其他村庄一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村里人对旺旺的事情敏感,可能是害怕“超生”的事,现在的政策对这个处罚很重。

  记者问这里有过拐卖儿童的事情吗,他们说,整个山东都有这个现象,不能说就是这里治安不好。去年公安局还解救过一批,但接着有人就更正说,不是一批,是一个,那个孩子是四川的,被自己的父母卖到这里来的。

  送记者回京的路上,沙鸥对记者说,不论旺旺是如何到前王楼村的,但可以看出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他现在的家人也确实很看重他这个男孩,所以大家能做的还是去找他的亲生父母,在答案出来之前尽量不要再打扰他。

  只是,不知道,这个谜一样的男孩的答案会是什么?这个答案是否又引起他生活的动荡?

  本刊继续关注事情的进展,如有线索请联系:(010)63939665、63939670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4月下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