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妈妈今年我们一起过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15:15 都市快报
本报和杭州大厦购物中心今年再度推出大型公益活动 妈妈,今年我们一起过年! 昨天一位读者的评价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 你们的报道,能让杭州少一些不安,多一些平安! 记 者 王 雷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针对那些离开母亲,孤身在外打工、创业、求学的游子,快报从昨天起开始推出《妈妈,今年我们一起过年》公益报道。今天,我们将继续开通热线电话 0571—85051690 如果你和母亲之间有什么感人故事,欢迎与我们聊聊(14:30-16:30)。或发E-mail:dskbcy@vip.sina.com 一觉醒来 母亲还在熬夜织渔网 看了快报昨天的报道后,吴先生决定:今年,无论如何要回家陪母亲过个年。 34岁的吴先生是江苏泗阳县李口镇杨码村,来杭州打工十年,还没有和母亲在一起度过一个团圆年。母亲60岁了,因为得过脑溢血,头和眼睛经常会剧痛,前几天来电话说”眼睛痛得真像把它剜掉”,吴先生听了心里一阵阵地揪心。 去年12月份,吴先生把父母接到杭州住了一个星期,还陪他们逛了西湖。在夜市地摊上,他给母亲买了一身新衣服:棉袄、裤子、皮鞋。 “总共才花了一百多块钱。我妈妈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多花钱。”吴先生说,那件棉袄其实很单薄,皮鞋也是廉价的单皮鞋,但母亲却连连说“很暖和”,让他倍感心酸。 小时候,家里子女多,父亲是乡村教师,当年正参加自学考试,全家的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帮人家织渔网。吴先生说,他小时经常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煤油灯下熬夜织渔网。灯下的背影,让他终生难忘。 没尽到孝心,我很对不起母亲 “我妈妈没有享过一天福。”安徽外来工王刘利说。 王刘利的老家在安徽凤阳县梨园村,虽然紧挨着当年以搞联产承包制闻名的小岗村,但家乡依然十分贫穷。他家是外来户,没有田地,母亲常到别人的田里捡点遗漏的粮食。 小时候,王刘利因掉进河里受了惊吓,常常半夜一人跑出门。母亲带着他到处求医看病。他现在还记得,当年母亲背着他,深一脚浅一脚走在乡间小道上的情形。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几乎倾家荡产,母亲过早熬白了头发。 王刘利来杭州打工4年。刚来杭州时,因为找不到工作,心情不好,几个月没给家里打电话,母亲以为她失踪了,见到人就哭。想起这一幕,他至今还为自己当年的鲁莽、自私感到惭愧。 说起母亲的现状,他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家乡的砖厂里,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为了赚几个钱,正在费力拉着砖块。父亲在前面拉,母亲在后面奋力推。拉不动时,母亲就跪在地上…… 母亲的处境,又让他这个儿子十分自责, “我很对不起母亲,我这个儿子一点都没有尽到孝心。” 母亲下河摸螺蛳 说到母亲, 义乌的黄小姐流泪了。她现在有房有车,可是想报答母亲的时候,母亲已经离她而去了。黄小姐老家在金华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高中有一年暑假,照例要下地干农活,可是她发现家里没有一双像样的拖鞋,母亲脚上的拖鞋,破口处是用铁丝穿起来的。 看到女儿为难,母亲说她摸螺蛳去,然后换钱买双拖鞋。摸一斤螺蛳能赚一块钱,河里有不少碎玻璃,母亲的脚很快被划出了血,女儿心疼地流泪了…… 1999年,黄小姐在杭州即将大学毕业。她对母亲说:你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等我毕业了,接你来杭州旅游。 母亲高兴地答应了。可就是在这一年,母亲在给外公上坟时,遭抢劫不幸遇害。“所有我妈妈的愿望,我都没有帮她实现过。”黄小姐在电话那头伤心地说。 给妈妈一个大胆的拥抱吧 “如果我愿意,可以每天见到妈妈,”诸暨读者赵女士来电说,“但我有几句话,想对天下做儿女的说说。” 大前天(1月8号),是赵女士和老公的结婚纪念日,夫妇俩赶到诸暨乡下,和父母团聚。诸暨人爱喝米酒,那天,老妈兴致很高,连饮了好几杯米酒后,突然抱住女儿狂吻。 母亲的举动,让赵女士吓了一跳,“我从小就怕妈妈,因为她特别严厉。”赵女士说,以前逛街,她都不愿意拉妈妈的手。 见到女儿很尴尬,她妈妈说:我今天好想抱抱你,感觉你好象就是当年那个小孩子。 母亲的大胆拥抱,让赵女士想起了很多往事,“别看我妈妈生活在农村,但是她内心其实很浪漫的,以前她喜欢写日记,我还偷偷看过她的日记。她给我写信也是文绉绉的:女儿,今天阳光很好,妈妈很想你……” 往事一件件浮现在眼前,赵女士十分感慨:“我发现这么多年了,我并没有真正看懂我妈妈。”母亲的拥抱还让她感到,老年人其实很想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所以,我想告诉天下的儿女们,回家后,多抱抱你妈妈。记者,今天你回家,也别忘了大胆拥抱她一下……” 后续二 向母亲借钱的董事长: “员工看到报道,没有看不起我” 记 者 王 雷 本报讯 因为服装生产资金紧张,无奈之下,他找到了安徽农村老家的妈妈,开口向她借一万块钱。母亲向亲戚、街坊邻居四处借钱,几天后,给儿子汇来了3万元。当儿子问母亲需要什么,母亲哭了,说我只要你回家过个年——昨天,在杭创业游子、杭州安婴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淳权和母亲的故事见报后,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昨晚七点,拨通陈淳权的电话,他还没吃饭,“别担心,吃饭的钱还是有的,公司这两天已经稍微缓口气了。”他笑着说。 昨天一大早,陈淳权的一位员工接到朋友的电话,“你们董事长上快报了。”这位员工马上找来报纸,看完后问陈淳权,“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陈淳权回答他。虽然公司的处境员工有所了解,但他们想不到,老板会向母亲借钱维持公司运转。 陈淳权说,他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因为“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让他欣慰的是,知道真相后,没有一个员工看不起他,相反,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好感动”。 陈淳权对大家说:“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最后。” 昨天一天,陈淳权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大家对他的处境都很关心。 有两个朋友还专程到公司来看望他,“好好干,别辜负你妈妈的期望”“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朋友的话,说得陈淳权心里热乎乎的。 陈淳权说,昨天公司已有几万块钱进账,暂时缓了口气。如果不出意外,等这个月中下旬厂家出货后,公司就能收到货款,到时,他就能把母亲借的钱给还上了。 和陈淳权通完电话后,我们又联系上他在安徽阜阳太和县老家的母亲王素勤。 王老太说,向邻居和亲戚借钱时,起初她有点开不了口,后来她对人家说,儿子在杭州做的是正当生意,现在没本钱了。大家一听,也都很理解。 说到今年陈淳权回家过年的事,老太太的情绪有点激动,“他七年都没和我一起过年了,人家过年,子女都在身边,可得劲(开心)了,我一过年,想到他就掉眼泪……” 但她也理解儿子,眼下儿子的公司正处在一个关口,渡过难关比什么都重要,“回不回来过年也无所谓,只要他生意好开心,我就开心。”老太太说。 后续三: 读者反馈 和妈妈一起 过个太平年 热心读者陈军 :看了“妈妈,今年我们一起过年”的文章,我很感动,我觉得你们这篇报道非常急时!为什么呢?因为年关到了,那些一年下来没有太多收获,但回家又想风光一点的外地朋友,可能一时冲动会动些歪脑筋。看到这篇报道,他们做坏事时,可能会先想到远在家里的亲人盼望着他们早点回家,平平安安过个年。这样杭州就能少带来一些不安,多一些平安! 新浪网友 IP:222.82.85:感谢都市快报的调查敲醒了我快要麻木的心灵。 嘉兴读者张亚心 :母亲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个温暖的词汇,这个让我们牵挂的人,常常给我们鼓舞和力量。感谢你们做的这个专题,很有人情味,很贴近读者的心。 杭州方女士:我19岁从衢州来杭州,在龙翔桥开了家小服装店,妈妈一直陪伴着我。开了两年店后,她说我迟早要嫁人的,开店认识不了优秀的男孩子,于是鼓励我去浙大读夜校,再去找份工作。后来我拿到了专科文凭,进了一家公司,并在公司认识了我现在老公,在杭州买了房子…… 我现在在杭州生活得很好,我很感谢妈妈当年的明智,借快报一角,对她衷心说声谢谢。
【发表评论 】
|
精彩专题频道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