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法治在线》:冲动的惩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4:53 央视《法治在线》 | |||||||||
冲动的惩罚 央视《法治在线》播出《冲动的惩罚》,以下为节目内容。 欢迎收看法治在线。因为生活琐事,两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女用尖刀刺向了自己的好友,之后又把已经昏迷的好友抬上了火车道,您不要以为这是某本小说或者某部电影中的情节,这是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的真实故事。由于三名当事人都是未成年人,我们在片中使用了化名。
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铁道口 2004年冬日的一个夜晚,道口工人李师傅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一阵呼救声。寻着声音,李师傅走了过去,他被惊呆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女孩正斜卧在铁轨边。女孩说,她被扎伤后抬上了铁轨,她叫小静,扎她的人叫小颖,她们两个是好朋友。(隐黑) 小颖自述: 2004年2月19日10点 案发后14小时 我对她好几乎没人不知道,为了她我也打过不少次架,甚至和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也闹翻了,可是我一次次得到的却是小静的出卖,她不只在女生面前出卖我,而且在男生面前也出卖我。 小颖和小静都是北京市朝阳区某中学的学生,十五岁的小颖读初三,十四岁的小静比她低一级。因为两人住得特别近,下学后经常结伴而行,有的时候就到其中一个人的家里一起做功课。 小静的母亲: 因为她(小颖)初二 她(小静)初一,她(小静)说她(小颖)能帮上她,复习功课什么的,拿这当理由老找她(小静)上她们(小颖)家。 经常在一起玩的小颖和小静,在家长的眼里俨然就是一对好朋友。然而在这两个女孩最初交往的日子里就藏着隐患。那时小颖的另外一个好朋友跟小静有矛盾,希望小颖跟自己去教训教训小静,小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被告人 小颖: 记者:为什么要去? A:她跟我好,跟我玩好长时间了。 记者:可是那时候小静也是你的好朋友? A:那时候刚认识没多久。在学校都这样。 记者:都这样指什么样,都哪样? A:就是好,都是这样,就是比如说打架叫的都是好朋友,然后我跟她好,她不就叫我来了。 记者:就是说好朋友会经常叫她的朋友去帮她打架,这个人也会义无反顾地去。 A:嗯。 记者:那你没有想过你这个好朋友跟小静之间的矛盾到底谁对谁错吗? 没有 打人事件后,小静和小颖又恢复了交往,但平静却没能维持多久,一次闲聊中,小颖听同学说小静在她们面前说自己为人不好,让大家都不要跟自己玩。气愤不已的小颖本打算找小静问个究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记者:你所说的她说你的坏话,在背后怎么样(说你),都是听其他人说的是吗? 被告人 小颖:嗯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去问问她,证实一下呢? 被告人 小颖:怎么问,问她也不承认啊 一次偶然的机会,15岁的小颖结识了17岁的校外男青年小张,很快两人开始恋爱,但这段关系并没能维持很长时间。分手后不久,小颖从朋友那里听说,前男友小张目前跟小静来往密切。 她(朋友)说她(小静)这就是跟我作对,跟我挑衅什么的,欺负都欺负到(头上),反正那意思就是明着跟我那什么(作对),后来我就越听越生气。 记者:你跟他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被告人 小颖:那她一说我也生气,她也说,反正就说,不把我放在眼里,说一看就那个,太那什么(嚣张)了。怨恨多了,就觉得打她出不了气了。 被仇恨充斥着内心的小颖想到了报复,她把心中的想法透露给了自己的同班同学,也是最好的朋友小霞。 被告人 小霞:那会儿我觉得她他闹着玩的,我说你杀呗。 然而小颖并非是说着玩的。2004年2月18号,小颖决定在这一天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傍晚出门时,她把妈妈切肉的尖刀揣进了袖口,然后和好朋友小霞一起去了小静家。 被告人 小霞:她(小颖)给我打电话,说我在你们家门口小卖部,你赶紧下来,我就下去了,我看见她从袖子里拿出一把刀来,说咱们去找小静去。我知道她(小颖)要杀她(小静)。 以一起送小霞回家的名义,她们把小静从家里叫了出来。三个女孩沿着火车道往小霞家走,走到一半,她们坐在铁轨上开始聊天。小颖觉得动手的机会来了。 被告人 小霞:小颖跟我说,说我拿刀扎她了。那会儿我说,我以为她要扎她,不是要给她扎死,就是扎她几刀解解气,我说你扎吧?我上那边去,我不敢看,我就上那边去,然后我回头一看,就看见小颖对着小静的后背就是扎了几刀过去。 被告人小颖:过来了一辆火车,风又特大,风一弄当时我脑子就那什么(一懵),就扎下去了。 记者:当时你下手的那一刹那想什么? 被告人小颖:什么都没想,就是扎了。 记者:害怕吗? A:扎之前害怕,扎之后害怕,扎的时候不害怕。 在小颖的要求下,小霞和她一起把已经昏迷的小静抬上了铁轨,然后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各自回家了。而此时久久不见女儿回家的小静妈妈,正在一遍又一遍的往小颖家打电话。 小静的母亲:她(小颖)说阿姨您也别着急,(小静)一会儿就回家了,她出不了什么事,她没准半截找同学玩去了,还安慰我呢,安慰我别提多(镇定),一点那什么(慌张)都没有。 正在此时,躺在铁轨上的小静,被即将飞驰而过的火车的巨大轰鸣声惊醒,挣扎着走下了铁轨,小静得救了。等待小颖和小霞的则是法庭的审判。 。 2005年6月9日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刘鹏: (小颖)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罚金人民币1500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小颖和小霞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但鉴于两人没有成年,有自首情节,而且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后果,应酌情减轻处罚。因此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6年半和3年,对于这个判决结果,小颖和小霞都当庭表示不想上诉。 2005年6月,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后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受害人小静的家。 死里逃生的小静当时被医院鉴定为重伤,虽然经过抢救,性命算是保住了,但身上的17处刀伤,将成为这个14岁少女一生都抹不去的痛。小静的母亲说,自从出事后,过去的学校是不可能回去了,新学校又要交赞助费,家里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因此小静一直辍学在家。不过这还不是最让她担心的,她最担心的是这件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因为她发现,小静现在越来越自闭,每天就是抱着小狗“逗逗”喃喃自语。 受害人 小静:(你跟她们俩原来关系怎么样)还可以吧(是好朋友还是一般的朋友)其中一个(小颖)算是好朋友,那个(小霞)就不算 (当天她们来找你的时候你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吗)没有(一点都没有预感到)没有 (你也没觉得你跟她们有矛盾)对(以后还想跟她们见面吗)那是以后的事情(你会原谅她们吗)那也是以后的事情(有没有想对她们说的话)没有 记者:你想对小静说什么? 被告人 小颖:不知道。 记者:你服完刑之后 出来之后会去看她吗? 被告人 小颖:我觉得不会。 记者:为什么不会呢? 被告人 小颖:因为碍于面子吧。扎完她再看她就觉得不好意思。就算有时候比如说打完架,俩人在一块儿都特别别扭。更别说这个事了。 记者:你觉得你愧对她吗? 被告人 小颖:反正有那么点儿吧。 尽管觉得愧疚,但因为“面子”小颖始终不愿意说出“对不起”。 主持人:采访中我们一直在想,对于这几个女孩子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的让她们这么难以化解吗?如果让她们重新选择一次,结局会不会完全不同?在这个悲剧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在采访中受害人小静说,她一直弄不明白,小颖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她不认为自己跟小颖之间有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小颖也一直没有跟自己提起过对自己不满。 事到如今,当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能够说清了,让我们感到迷惑甚至震惊的是这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女孩们,面对矛盾与冲突时的态度和方式。 被告人 小颖:一般像我们这个年龄遇到这种事,没有谈的,一般都不谈。 记者:一般都会怎么做? 被告人 小颖:一般都会打。有的时候自己打,有的时候就叫别人。比如说要是男孩打女孩没法打,男孩就得叫女孩打女孩。 记者:打人这个事是从哪儿学来的?怎么打人? 被告人 小颖:拿手呗,或者把书什么卷成一个长棍。 记者:你这种方式是从哪学的? 被告人 小颖:同学。 小颖说她一直认为只有动用武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别的方法都不可行。对此小颖的好朋友小霞是这么解释的。 被告人 小霞:关键是小静不知道,我们觉得她不好,她没准还觉得我们跟她关系挺好的,继续跟我们在一块儿玩。 记者:你(不喜欢她)可以躲着她吗? 被告人 小颖:在一个学校里,经常见面,我们也不好意思说,说你真讨厌,你别跟着我们了。 我们惊讶于在“不好意思”和“触犯法律”之间,女孩们作出的这种选择。也许在她们看来,所谓的面子远远要比法律的底线来得重要。 被告人 小颖:(打架时旁边)助威呗,或者是有看热闹的,或者有人说打啊,怎么还不打啊? 记者: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反应呢? 被告人 小颖:肯定更想打了。要是不打,多没面子。 小颖说,小霞之所以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是因为她什么事情都愿意为自己做,从来不会对自己说“不”。一次,隔壁班的一个女生跟自己发生了一些纠纷,小霞知道后,二话没说就跑去替自己出气。 被告人 小霞:那回也不是我们俩吵,是我们四个好朋友,跟她(小颖),后来我们三个吧,我们三个轮流一人给了她一个嘴巴。 在采访中,小霞告诉我们,在小颖提出要把小静抬上火车道时,她也犹豫过,但因为害怕好朋友不高兴,最终还是答应了。 被告人 小霞:小颖跟我说,咱们给她(小静)抬火车道上去,我说干嘛还抬火车道上?她说你抬不抬?看那样就是,你要不抬明天就不跟你说话,再也不理你的那种,我就想明天不跟我说话我可怎么办啊,然后我就帮她抬了。 记者:你这样去伤害人的身体,和你这个朋友明天不跟你说话,哪个事情更重要啊。 被告人 小霞:我觉得还是不跟我说话最重要。因为我跟小颖关系是最好的,跟别人都没有那么好。 小颖和小霞告诉我们,她们在课余经常一起唱歌,最喜欢的那首歌就是《我只在乎你》。 记者:你觉得这首歌写的什么意思? 被告人 小霞:就是这一段写的好朋友。 被告人 小颖:因为当时她挺在乎我,我也在乎他。 主持人:记者告诉我,在采访中,望着女孩们充满稚气的脸,很难把她们和这个残酷的事实联系在一起,然而这样的悲剧确实发生在了我们身边。而她们所在的家庭和学校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同时对于未成年少女犯罪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 按照判决书上的地址,我们找到了被告人小颖的家,但小颖的父母拒绝了我们的拍摄。他们说为了这件事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为了对小颖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找到了村委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宗女士,她跟小颖一家做了多年的邻居。 宗女士:她(小颖)父亲看着比较内向,就是一名普通工人,现在可能是也下岗了,她母亲就是普通的一个村委会的卫生员。也挺内向的。 宗女士说小颖一家的经济条件在村子里不算太好,包括小颖在内,家里的三口人都不太爱说话,也许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些问题吧,她自己就有一个19岁的女儿,如何跟孩子沟通也是她很苦恼的事情 宗女士:有时我跟我们孩子说着说着有时候就是吵了,她说我跟你们这代人真是的有代沟,她自己都这么说,有时候说半截就不跟你说了,说你不能了解。 张耀山,小颖三人所在学校的党支部书记,从事教育工作32年,张书记说,在学校里,这三个孩子的表现都很正常,这个事件的发生,让他非常震惊。 北京市某中学党支部书记 张耀山: 行为不好的同学,经常犯错误的,那名都能叫得上来,但是对这两个学生印象都不深,因为她们不是闹的学生,而且还是班里的干部。现在在咱们老师和领导的心中,也都在自问,都在自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事件? 张书记说,现在的学生跟他以前教过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女孩子,她们的表现往往超乎成年人的想象。 北京市某中学党支部书记 张耀山:一个初一的孩子,上课玩随身听,老师把这个随身听给没收了,让她安心听讲,听老师上课,在没收过程当中,老师抢她不给,老师推了她一下,这个初一的小女孩,把凳子抄起来就给老师一凳子,把脑袋给打出血了。 到底是什么使这些老师们、邻居们眼中的乖乖女,刹那间变成了令人惊恐的暴力分子。也许危险因素早就存在,只不过沟通的匮乏,使它们一直受到了忽略。 被告人 小颖:反正就是好多话不能跟老师说也不能跟家长说,就只能找朋友说。 记者:为什么有些话你不愿意跟老师说和家长说呢? 被告人 小颖:没有共同语言。没有交流。 刘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从1990年开始,负责辖区内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审理,这起故意杀人案件的审判长。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刘鹏: 比如说小颖,我的感觉就是说,她这个孩子,从了解上讲,她脾气比较急,她家里家长也这么反映,脾气比较急,另外这个孩子比较偏激,做什么事情,有的时候,我要想做这个事情,我就不考虑别的。用咱们一句常话来讲就是爱钻牛角尖。 刘鹏说,除了性格上的弱点之外,未成年少女犯罪人员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刘鹏: 当在法庭上问到她(小颖)的时候,说你想没想到,她说我也知道这个事情,肯定是做错了,我也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她这种法制观念还是比较淡薄的。 在采访中,刘鹏庭长告诉我们,近年来,年龄在14到18岁之间的未成年少女犯罪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为例,2001年,该院共审结少女犯罪3人;2002年,共审结少女犯罪16人;2003年,共审结少女犯罪25人;2004年共审结少女犯罪26人。从犯罪类型上来看,2001年的3名少女犯罪均为侵犯财产的盗窃犯罪;2002年就出现了抢劫、诈骗、强制侮辱妇女等犯罪,其中带有暴力性质的为4名,占当年少女暴力犯罪人数的20%;在2003年和2004年,更是出现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毒品、介绍卖淫等严重暴力犯罪及涉黄、涉毒犯罪,犯罪的手段也从语言威胁,发展到暴力殴打甚至持刀伤人,在51名少女犯罪中,属暴力犯罪的27名,约占总人数的53%。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副庭长 刘鹏: 一方面有她们主观上的因素,但是我感觉,对她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应该说是客观的原因,特别是这种周边的这种环境,她们平时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她们周围的这些同龄人,包括一些男孩子,对她们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2001年到2004年,朝阳法院审理的这70名,14到18岁的少女犯罪人员中,有19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另外从家庭环境来看,70名少女中的9人都出自单亲家庭,占总数的13%。 其实少女暴力犯罪数量的增长不止是在我国,在其他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趋势,英国有一项调查显示,年龄15岁的未成年女性的犯罪倾向最高。为此,很多国家纷纷成立了“女孩小组”之类的,专门防范和打击少女犯罪的组织。可以说,防范少女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小颖自述 (2004年2月19日12点 案发后16小时):一切都结束了,我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以后也没办法去学校上学了,以后的事以后再做决定吧。 2005年6月20日,上诉期过后的第一天,小颖和小霞接受了本栏目的采访。采访结束后,工作人员买来了快餐,这是两个好朋友,自案发一年半以来,第一次坐在了一起。 在采访中,我们向三个女孩问了同样一个问题,对于未来你的打算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三个同样的答案:沉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本应绚烂多彩的未来变成了渺茫,这让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是心痛。但愿不是所有的未成年少女,都要在付出了血的教训后,才能明白法律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 未成年人保护系列节目 (之二) 面对年少时的冲突 (3分钟) 一个人在成长当中,会不可避免地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那么未成年人遇到这种冲突时,应该怎样对待这种冲突?未成年人在受到伤害之后,该怎样走出阴影?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在这起案件当中,小颖和小静曾经发生过两次矛盾冲突,这两次小颖都是用暴力手段加以解决。有关专家认为,怎样面对冲突,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人生教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李玫瑾:我们学校有知识性教育,技能性教育,但是很重要的人生教育,没有。人生教育就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和人发生冲突怎么办,还有一个就是恋爱、婚姻是怎么回事。……其实和人发生冲突,这是人从小到大都有的……这个教育我认为从幼儿园就应该开始。 许多青少年来信询问说,当自己和同学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出了激动和生气之外,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 专家介绍说,未成年人在遇到冲突的时候,无论是自己想出的办法,还是同学朋友给出的注意,判断这些方法的好与坏,都要首先有一个前提: 李玫瑾:也就是说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要想出几种方式来,当你想出两种以上的方式你再动手,两种以上,你要选择哪一个更为平静和合理, 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当你跟别人发生矛盾冲突、又不想让爸爸妈妈知道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办法,你最好试一试。 李玫瑾:最好的方法还是寻找一个忘年之交,也就是说你所尊敬的长辈,长辈可能会给你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一般而言,在学校当中最喜欢的一个老师,你可以把心里的话给他说说,……那么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获得一些比较好的帮助。 现在,小静还处在被伤害的阴影当中,不愿出门,不敢上学。那么未成年人受到伤害之后,应该怎样走出阴影呢? 专家认为,除了他们自己要坚强,勇于面对现实之外,周围的人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 李玫瑾:这个帮助,可能就是不是一般的帮助,包括有她的父母,我觉得如果学校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去发动一些同学关爱她、安慰她、支持她,这样让她获得一种什么呢?还是有人喜欢她,有人关注她,有人在帮助她,让她获得一种来自社会、来自他人一种信心。这样,她才会慢慢走出阴影。 另外,父母和周围的朋友还应该带她去看一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帮她走出心理阴影。 李玫瑾:同时也希望父母不管工作多忙,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多陪伴孩子,让她渡过这个难关……另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她的父母给她换一个环境,这个可能有点难度,但是要做的,让她换一个环境,离开这个环境,这样对她的身心发育,对于她的心理愈合会有一定的帮助。 主持人:以上就是给未成年人在面对矛盾冲突,以及受到伤害时,怎样走出阴影的一些建议。在此我们祝愿每个未成年人都能够健康成长,也祝愿本案中的小静,能够尽快走出阴影,开始自己新的快乐生活。 相关专题:法治在线节目实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