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加工足球怀疑被骗(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16:41 内蒙古晨报
加工足球怀疑被骗(附图)

梅荣女士出示当时签的协议 内蒙古晨报记者 许战国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呼市热线4965599消息(记者 海昕)8月9日上午,呼市读者梅荣打进本报热线反映,她看广告找了一份工作,交了培训费,可这几天“单位”却不见人了。

  据梅荣介绍,8月1日她看到一则广告,广告称招足球加工人员,可以带回家做,月工资可达到800元。于是她便按照广告上面的地址来到了呼市农业大厦的四楼,接待她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这个工作人员向梅荣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并表示可以培训,当
场还为梅荣演示了一番。梅荣觉得自己可以做,便和对方签了“足球加工培训协议”。协议中规定:乙方在培训之前,首先自愿与甲方签订培训协议,并交纳技术培训费贰佰元,此款不退。

  梅荣交了220元(其中租夹子的费用为20元)。

  在此协议上记者看到除了梅荣的签字外,对方只盖了一个“呼和浩特新城区金凌体育用品经销部”的章。

  经过简单的培训后,梅荣便把材料拿回家开始工作。8月8日上午梅荣拿着未做完的足球来到农业大厦准备咨询些问题时,发现三间办公室的门都已上了锁。这时她碰见了同样来咨询的张秀珍。张秀珍也是看到广告后花了220元回家做工的。

  ★记者调查

  9日上午记者来到农业大厦调查此事,在门口记者遇到了梅荣和张秀珍,在四楼记者看到,402、412、413三间办公室的门是锁着的,玻璃用纸挡住。

  梅荣和张秀珍向记者反映,自从来了以后只见到过三个女性工作人员,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在农业大厦内某单位上班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先生说,这个公司大概是5月份搬进来的,女的说话带有东北口音,负责人是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记者想联系为这家公司提供租房的人,但几经周折也未能与其取得联系。

  ★工商部门已经登记

  10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新城区工商分局西街工商所所长司宏章,经过查询后显示,“呼和浩特新城区金凌体育用品经销部”已经在今年5月份登记。司所长表示,在工商部门登记需有租房协议和身份证复印件。

  另据记者了解,梅荣等人已经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一个已经登记的经销部,为什么连续几天没人?办公室门紧锁?是不是像梅荣所说受骗了?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调查。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